第三十七章 不甘心的陸金波(1 / 2)

都在媒體界混,編輯們也明白花花轎子眾人抬的道理,所以即使這次沒有拿到《少年如你》的版權,也都想和張潮結個善緣,所以非常配合。

焦點當然是張潮和拿下版權的朱妍玲,以及——校長吳興雨。

過了不久,食堂送來了宵夜和啤酒,眾人情緒立刻又高漲起來。隻是這個場合就不適合張潮呆著了,他也知趣地和朱妍玲去了辦公室接待用的小客廳詳談。

朱妍玲撥通了花城社領導的電話,與張潮一起開了個三人小會,初步確認了相關細節。

100萬冊內,版稅從?10%提高到?12%;超過100萬冊,15%的版稅不變;首印由30萬冊,提高到?40萬冊。以及最重要的:

100萬冊的銷量達成時間,從?18個月,延長到?30個月。

張潮最看重的就是這?30個月的銷量達成時間。倒不是張潮對《少年如你》的銷量沒有信心,而是花城社能提出這個條件,就說明他們基本不會在印數和渠道上和張潮玩什麼花樣。

出版社,尤其是有自己印刷廠的出版社,印刷的花招操作起來太容易了。所以隱瞞印數一直是困擾作家的一大問題。

尤其是暢銷書,隱瞞個十幾二十萬冊的印數,就能額外給社裡帶來幾十萬的收入。利字當頭,誰不動心?

也就是國營大社這方麵好的多。因為國營社裡印數簽批以後,流程還有很長,涉及到調紙、印刷、儲運、入庫、發貨……方方麵麵,年底還有審計部門核查。

大社中勢力盤根錯結,即使社長也很難一手遮天,何況總編、主編這些人。

但是張潮這個“對賭協議”實在太特彆了,涉及到的利益是以百萬計算的。出版社即使不隱瞞印數,在銷量統計的時間口徑上往後拖一拖,就能威脅到自己的收入。

所以花城社這個?30個月就特彆貼心,基本省去了張潮與出版社在這方麵鬥心眼子的功夫。

三人聊得很好,花城社領導答應一周內就把合同擬好,待張潮確認無誤後,就會由朱妍玲帶過來,與張潮正式簽訂。

掛了電話,朱妍玲也要離開了,她起身與張潮握了握手,說道:“我們花城社是年輕作家的搖籃。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是首發在我們社的雜誌上,還有畢飛羽的成名作《孤島》,王小波的《白銀時代》……我相信,《少年如你》,會是我們愉快合作的開始。”

張潮道:“我也相信。我會儘快完成小說的創作。”

送走朱妍玲後,張潮也沒有和小會議室裡吃著宵夜聊著天的眾人告彆,而是一個人悄悄下了樓,準備回班級自習。

剛走到樓下,陰影裡就走出來一個人,嚇了張潮一跳,定睛一看,卻是陸金波。

陸金波此刻已經沒有了剛剛的頹喪,笑咪咪地對張潮說:“張潮同學,我還是想簽下你的書。”

張潮道:“嗯?我已經和花城社談好了……”

陸金波道:“不是《少年如你》,而是你的雜評,之前發在博客和報紙上的那些。”

張潮明白了,笑著問道:“一共才寫了?9篇,加起來?2萬多字,半本書都湊不夠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