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美人撫琴,《你的答案》(1 / 2)

8分當然不是全市最低分,畢竟交白卷的肯定有人。但是高三(2)班畢竟是學校的文科前段班,不是8班那樣的放羊班,大家的底線還在。

哪怕陳歡這樣渣渣,每次也能混個三四十分呢。

張潮的8分確實有點駭人聽聞了,絕對是創了班級記錄。趙汝東從教20多年,從開始帶前段班以後,就沒有一個學生在身體無恙的情況下,考出這樣的成績。

8分的成績也嚴重拉低了平均分,更讓他覺得丟臉。

而對張潮來說,雖然這大悲-大喜-大悲的循環十分刺激,但畢竟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所以對趙老師劈頭蓋臉的痛罵也是心無波瀾,不過該做的表麵工作還是要做。

“老師,我明白了!”

“老師,這次是我錯了!”

“老師,下次我一定改!”

“老師,二模我肯定不讓您丟臉!”

……

道歉一句比一句誠懇,好不容易才消了趙汝東的怒火。

與此同時,高三語文組備課室裡,組長顧言,還有沒上課的兩個老師,被張婷叫到了一起。

張婷拿出一個聽歌用的MP3,對幾位老師道:“2班的張潮這次考了全市第一,大家都知道了……”說罷頓了一頓,畢竟張潮是她的學生,她心裡還是很驕傲的。

顧言道:“市裡的劉教研員還特地給我打了電話表示祝賀呢。以往第一名都在市裡的學校,張潮給我們爭了一口氣。”

其中一個老師接話道:“是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張婷暗喜,不過也不能太喜形於色,那就起反效果了,還是說正事要緊:“剛剛上課我讓張潮介紹一下學習經驗,他也答應了。一開始我以為他會說刷題啊、背誦啊這些,結果不是。你們聽聽。”

說著,就把MP3插上數據線,連上了組裡的備課電腦。MP3的文件夾裡有一個單獨的錄音文件夾,張婷把最近的幾份錄音拷貝到了電腦裡,然後用聽歌軟件“千千靜聽”打開來。

張潮的聲音頓時就回蕩在備課室裡:

“……小說的視角,總體上要分成‘人稱視角’和‘身份視角’,兩者各自獨立又相互交叉,答題的時候應該兼顧考慮……”

“……所有的問答題,都有其‘母題’,無非就是‘作用題’‘主旨題’‘內容題’……”

“……不要把作文看成是自己的心聲抒發,或者某種文學創作。而要把它當成一道特殊的問答題……”

這個MP3拾音效果很一般,而且每次最長隻能錄5分鐘,?5分鐘之後就要重新操作。MP3的容量也有限,隻有64M,張婷刪了好幾首歌才勉強錄了斷斷續續的五六段。音質也很差,有時候還聽不清。

顧言一開始也沒有當回事,不過越聽越嚴肅。聽完以後,扶了一下眼鏡,問道:“這都是張潮剛剛上課說的?”

張婷回答道:“是。我也沒想到他能講的這麼好,簡直不遜於,不遜於……”

顧言笑道:“不遜於我們老師,是嗎?”

張婷點點。

顧言道:“其實說不奇怪也不奇怪。張潮這個學生原本語文成績就突出,和1班的蘭婷、4班的陶樂銘不相上下,都在年段前列,說明底子很好。這段時間可能受到了什麼點撥,或者自己學習有了特殊的心得,突然間‘開悟’了,一舉突破瓶頸,也屬於正常。

而且,他的父親也不簡單……他這番見解確實有老師的水平,講實話,很多老師可能還不及他。但是呢,這一套完全是功利化的應試技巧。我們做老師的不能這樣,要從知識的底層開始往上搭梯子,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他這兩下,就像是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能速成,但實則對語文的整體感知造成了破壞。”

張婷沒想到一向嚴肅的顧言竟然會舉金庸小說的例子,不禁莞爾,說道:“組長一針見血。”

顧言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他說的很多東西確實對考試非常有用。高三的學生,也許就需要這樣的‘九陰白骨爪’呢?比如剛剛他講到把作文當做問答題來寫,這個觀點就很有意思。他這次的作文得了滿分,也是全市唯一的一份滿分作文。我其實很想聽聽他是怎麼構思、怎麼行文的。但是下麵又沒有了。”

張婷解釋道:“講到作文的時候,已經快上課了,就沒有講下去。”

顧言沉吟了一會兒,道:“我覺得張潮這次的經驗,很有在我們高三學生中推廣學習的價值。這樣,你讓他好好準備一下。我向學校申請,這周五晚上,在學校的禮堂,讓他給全體高三同學做一次學習成果彙報會。”

張婷驚喜地道:“這,這有必要嗎?他這次好像其他科考砸了。”

顧言斬釘截鐵道:“很有必要。其他科是其他科,我就管我們語文。彙報會的事就這麼定了,我現在去找教務處老何。馬上下課了,你也去把事情和張潮說了。”

教室這邊,張潮剛下了課,就被張婷叫了出來,找了個角落,把要他做學習成果彙報會的事交代了一下。可能因為興奮,張婷離著張潮很近,粉紅色毛衣的前端,差一點就能頂到張潮;更兼得色如春曉、吐氣如蘭,也就是張潮兩世為人的功力,才堪堪抵禦得住。

張潮知道“婷美”老師這是還把他當小孩子看待,加上帶出全市語文第一的興奮,才有些“得意忘形”,所以自己不至於綺念叢生。答應張婷以後,又向她道了謝,才回到班級。

繼續受刑。

是的,第四節課是英語。他

光榮地考了24分,是數學的整整三倍至多!

但按英語老師的說法就是:“我在答題卡上使勁踩一腳都不至於這點分!”

好不容易熬到12點,終於下了最後一節課。張潮才如釋重負地竄出教室,在眾人怪異目光的注視裡,草草吃了個飯,等到12點30左右,就悄悄一個人去了學校的廣播站。

三中廣播站設置在操場看台一側的邊上,是一個獨立的小房間。每天中午12點開始播音,前30分鐘可以由同學點歌,每首歌收費2元,可以在放歌前由播音員念一段不超過20個字的問候語。

12點30開始是學校的午休時間,廣播站開始調低音量,放一些悠揚舒緩的輕音樂,並且在1點左右關閉廣播,等到1點40再調大音量,播放催促學生起床的音樂。

下午放學後,傍晚到晚自習也大致如此,不過變成了1小時點歌,1小時固定曲目。

張潮利用的就是這段時間。固定曲目那1小時,廣播站的電腦不用操作,自己打字並不影響放歌效果。

張潮來到廣播站門口,敲了敲門才開門進去,驚訝的發現今天值班的是竟然是9班的宋詩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