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陛下,有稱霸四海之心,囊括宇宙之誌。登基之初,大刀闊斧,改革朝政之弊,罷黜百家,清退閒宦;唯才是舉,不拘一格!”
“故陛下在位以來,掃除匈奴,一雪前恥!開拓西域,遠征大宛,東征西討,開疆拓土!”
“以至如今……”
“匈奴弱,而我漢室強!”
“我漢室若有名傳後世之功,首推陛下也!”
寫到這裡,上篇就算差不多了。
還願祭天,全是好話。
然而,下一刻劉靖眼眸之內,決心已下,提筆再揮。
“然,史上曆代賢君,皆有過失。”
“文帝雖有愛民之美,亦有怠廢之政,景帝雖能掃清七王之亂,究其因果,未免無其年少之時,手執棋盤,誅吳國太子在前之因。”
“故而,陛下也有過!”
“靖為劉氏子孫,所觀陛下之過數條,如今既為還願,當告知蒼穹,望蒼天鑒之……”
“一、崇信長生、大興土木!”
“陛下如今言長生可得,而一意求仙,三番數次巡遊天下,所耗巨甚。雖富有四海,卻貪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廣修宮殿!”
“昔年孝文先帝,尚且以百金衡量所修宮台。”
“陛下如今所修宮殿,又值百金幾何?”
“陛下崇信之方士,居廟堂之上,以讒言亂我漢室,誣太子於東宮,若無天賜祥瑞,恐如今父子相殘,長安生靈塗炭,為我漢室罕有之大禍!”
“而今國祚混亂,天下吏貪橫行,民不聊生,赤地千裡,盜賊滋熾!此為陛下之一過!”
其實這一部分,是劉靖此前說過很多的。
但這次之所以再提,是因為他必須借用此次將彆人甩給“太子宮”的惡心玩意,全部給拋回去。
同時,他也要借此事,將此次陷害太子宮的,來個殺雞儆猴!
先是防守,才是進攻。
想到這裡,劉據再度寫道:
“二、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識人不明!”
“先聖曾言: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陛下早年吞吐四海,驅逐匈奴,是存為我漢室永享太平之誌。陛下提拔人才,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是以,衛青、霍去病此帝國雙壁,橫空出世!”
“若然陛下於此停手,陛下武功之德,自然光耀萬年!”
“可此後,陛下為求一千裡馬,竟勞師遠征,選用將才不再唯才是舉,而是選用親近之臣!”
“李廣利,有何功德,有何戰功,可居貳師將軍?且值得陛下看重,一次次將我漢室英才,落於其手,被其鼠目寸光,葬於敵寇之手?”
“是其以六千騎兵、數萬熱血兒郎,攻打隻有三千弓箭手的大宛。且首次未至大宛,就以慘敗收場。隻餘幾千殘兵敗將,於邊境打秋風乞討而活的壯舉?”
“還是其以六七萬精銳大軍,遠征小國大宛,最後隻剩下一萬多傷卒的勝利?”
“二次遠征,精銳大軍死傷慘重,軍士流血千裡,不如幾匹牲畜?”
“不愧貳師將軍!”
“所謂汗血,其名血汗!”
“為我漢室萬裡遠征軍卒之鮮血而染!”
這一句話落下。
劉靖腦海中,閃現出劉徹那雷霆之怒的樣子。
而後心中沉思,隻覺得不夠,於是再添了一把料。
“陛下數十年遠征,不提耗費之財,隻談傷亡之命!”
“民間早有傳言:陛下師出三十餘年……”
“天下戶口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