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還願疏》(1 / 2)

此刻的劉靖,完全不知道外界的風雲變幻。

在劉徹讓太子進去建章宮後,他便立刻分析當下的局勢。

現如今……

劉徹一共有六位皇子。

早年間,除了劉據之外,二皇子劉閎、三皇子劉旦、四皇子劉胥,五皇子劉髆,在成年前後,都被大臣上奏分封各地為王!

皇子成年出京,這是慣例,可以維護太子的地位。

其中,二皇子劉閎被封為齊王,但未成年就已然離世。

算上外封剩下的三位皇子。

現在,京城之中還有兩位皇子。

太子劉據,六皇子劉弗陵。

後者深受劉徹喜愛,甚至在原來的曆史中,也的確登基為帝,隻是可惜,其在位十三年就駕崩離世。

隨著劉據起兵,劉徹要廢太子的想法,恐怕就會在最近幾天落實。

接下來的大漢,必定迎來波折。

不出意外,劉靖甚至能想到:恐怕明日劉徹召見臣子的時候,群臣就會提出“廢太子”之事。然後由各方臣子站出來,開始數落“劉據”的罪行。

這種官方程序是必定會走的。

畢竟儲君涉及宗廟社稷,傳承有序,而當今陛下如今已經年老。

廢掉一個太子,就必然要起一個新太子。

先不提,其它三位皇子能不能反應過來,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儘快回京。

反正當朝之上,肯定會有人,擁立昌邑王劉髆以及劉弗陵……

所以,劉靖必須早作打算。

不論是為了自己,為了太子府,亦或者是為了自己前往上林苑所看到的那些人。

他都需要在未來幾天,最為關鍵的“時間點”,破壞他們所有的計劃以及流程!

眼下,因為神明台求雨,他已經有了“天意所鐘”的光環加身,民心所望。

用祥瑞打敗巫蠱,用“真實”打敗虛假!

這是他早就定好的計劃。

現在……雨剛下了,民心有了,所有的鋪墊都完成了。

但幸運值空了,得繼續疊加。

故而……

劉靖心神一動,下一段的內容,已然出現。

“自太祖高皇帝立我大漢國祚,而今已百二十年。我漢室興立之初,天下內憂外患。內有諸侯王不安而反,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幸而高祖皇帝南征北戰,剿滅各方叛亂,興黃老無為而治,天下初定!”

“然,彼時匈奴強,我漢室弱。白登之圍後,為天下太平計,開啟我漢室公主和親匈奴之策。我漢室雖有求和之心,但匈奴卻無和平之誌。”

“縱然漢室卑微至此,匈奴亦三番五次侵我疆土,擄我百姓,破我城鎮,殺我子民!”

“故而,漢室與匈奴,勢不兩立也!”

這一段先把調子定下,避免劉徹聽到第一句話不對勁,直接讓人給他轟下台了。

而後,劉靖再度醞釀一番。

又繼續寫道:

“惜我漢室,太祖高皇帝之後;又經呂氏亂政,漢室傳承險遭覆滅。幸得良臣忠將,曆功臣、外戚、宗室多次災禍,終護文帝登基,是以我漢室之興,由此而啟!”

“自春秋起,首推賢君者,為我漢室孝文帝。文帝之賢,賢於恭儉、賢於愛民、賢於寬政!”

“古之公侯,莫不與民爭利。惟孝文帝,知百金為中人十家之產,棄露台而省百金;所穿衣物、所用帷帳皆無文繡;乃造陵寢,無金銀銅錫,皆為瓦器!”

“文帝愛民,從民之欲,勸趣農桑,減省租賦;懲亡秦之憋,興寬厚之政。及至景帝,除七王之患,沿用文帝之政,至我朝陛下登基之初……”

“七十年來,非遇災禍,民自給自足。府庫餘財,膏庾儘滿;京師之錢,累計百萬;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而不可食,民間牛馬,阡陌成群……”

“故,我漢室之興,為百姓之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