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思考了一下這種思路,覺得可行,問:“凱美林牧師,你那裡有沒有計量溫度的東西?”
“我帳裡有個侏儒造的測溫儀,”凱美林點點頭,“你拿來做什麼用?”
“能不能麻煩你去取一下,我有用。”八字還沒一撇兒,江北沒多說。
“當然能了,你不用跟我這麼客氣。”凱美林笑了笑,轉身回了營帳,不一時就把測溫儀取了過來。
測溫儀和江北見過的溫度計有很大差彆,儀身拳頭大小,形狀像個鬨鐘,表盤上刻著一圈數值,儀身下方接著一根長長的探針,探針頂端鑲嵌著一顆紅寶石。
測溫的量器有了,江北又找來一塊懷表和一卷羊皮簿,然後把剩下的藥劑等量分成二十來份,重新開始熬製,並對藥劑溫度、停火時間和每分鐘的攪拌次數都做了記錄,熬好的藥劑也沒丟棄,而是裝進試劑瓶準備當參照。
“你準備把製作藥劑的公式試驗出來?”凱美林很快看出了江北的意圖。
“我隻是試試看成不成。”江北笑道。
“你這就太異想天開了,”凱美林搖頭一笑,“煉金是個動態的過程,每一刻都有變化,數據不可能全記錄下來,要是能的話,早就有人去做這件事了。”
“老師,”愛德華也勸道,“我在北郡修道院時,僧侶們也做過這種數據記錄,想總結出更穩定的煉金辦法,但太難辦到,後來都放棄了。”
“反正我是在學製作藥劑,多做一步,就當積累經驗了。”江北沒對說,在他看來,前世的量化標準相比這個世界要先進得多,甚至可以說是全新的理念,北郡修道院的牧師們做不到的事,未必意味著他也做不到。
而一旦成功把公式總結出來,就是功在千秋的事,後麵的煉金師都能以此為藍本製作初級治療藥水。
重要的是,這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可以推廣到整個煉金界,把所有藥劑的公式都總結出來,製作藥劑的失敗率勢必大大降低。
江北又試了幾次,藥劑溫度、停火時間和攪拌頻率終於全對了,藥劑冷卻下來後,顏色呈現出均勻的深紅色,用攪拌棒一挑,掛起長長的細絲,一股濃鬱的藥香也擴散開。
“堪稱完美,”凱美林查看過藥劑,點點頭,“你學煉金術時間這麼短,就煉製出這麼出色的藥劑,在這方麵很有天分。”
“老師,恭喜你,”愛德華說,“你現在是正式的煉金師了。”
藥劑熬製成功,江北也有些高興,但相比製作出初級治療藥水,他更在意自己的思路是否可行,按照剛做的記錄,重新開始嘗試。
不料這次製作的藥劑,在色澤和均勻度上和剛剛做出來的那瓶有很大區彆,又變成紅一塊綠一塊的。
江北有些意外,藥劑溫度、停火時間和每分鐘攪拌次數,他都是完全按照記錄來執行的,上次明明成功了,這次為什麼會失敗?
江北覺得自己可能做錯了,又按記錄試驗了一次,還是沒成功,他耐著性子又做了一次,這次又成功了,但時而成功時而失敗,正說明記錄不可重複。
江北從來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一次次嘗試起來,想找到哪裡出了問題,可直到所有藥草都熬製完,按照同樣的記錄,成功率也不足百分之三十。
“我就說這種方法不可行,”凱美林笑起來,“但你肯在煉金術上動腦筋,還有這麼好的耐力,隻要堅持下去,將來的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老師,原來也有你做不到的事。”愛德華也笑著說。
“可能是我想的太簡單了。”江北笑了笑,心裡卻不承認自己失敗了。
在他看來,按照相同的記錄,時而成功時而失敗,隻有兩種可能:一,數據量化得不夠細,中間有疏漏,二,這種思路確實行不通。
江北更傾向於第一個,覺得自己一定忽略了什麼因素,才導致成功率太低,但藥草已經用完,隻能再采一些回來,重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