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鉚足了勁,奔波折騰了小半天,到回去時候就泄勁了。
那幾個小年輕都是騎一個載一個結伴來的,回去時輪流騎車載小老太下的山。
一群人到山腳下全灰撲撲的,就徐春嬌一個人精神煥發....。
方家大哥跟徐春嬌說話的時候,一直依偎老太太的小男孩撇著嘴跟親爸告狀!
那幾個伯伯好不禮貌啊,明明應該稱呼奶奶,怎麼叫人徐老太呢。
幾個小年輕怕徐春嬌不會吃小龍蝦,分彆時還給人說了作法。
得回去水裡麵養半天,肚皮刷刷乾淨,再抽掉筋,本地人都覺得這玩意不乾淨。
烹飪時一定得重油重薑重大蔥,鍋裡炒一炒,黃酒醬油湯滾開,鍋開火悶到溫。
小河蟹啦,黃鱔,小龍蝦,都可以這麼做。
還是那句話,小龍蝦不值錢,幾根樹枝黏點米飯或者蚯蚓段,隨隨便便一釣就是一桶。
五六月份的時候去茭白地裡,溝裡河裡用鉛桶撈,一撈也是一桶....。
下重油都是浪費,大部分人都是水燒開,整隻放下去,變色了就能撈起來,就隻拿尾巴沾點醬油。
路過學校時,徐春嬌還進去跟孫子孫子提個醒,叫人晚上回來吃飯。
大妞先下的樓,問老太太能不能帶上幾個舍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呢。
跟後頭的牛建國立刻附議,都是好兄弟呢!
都是好孩子,徐春嬌答應了。
不過孩子多啊,那今兒的魚啊蝦都留不到明天。
小龍蝦養著呢,所以今兒就隻做了魚和蝦。
小魚的做法比較多,醬燉雜魚,直接油炸,裹上麵粉炸。
老方家今兒吃的也一樣。
河蝦小,那一家子愣是堅持煮和蒸甚至燉都不好吃.....。
必須先炸酥脆然後爆炒,多加蒜末爆香,起鍋的時候加一點點糖。
不過一大家子每個月食用油定量就那些,又不是過年過節的,方家大嫂可舍不得油炸。
哪怕說得頭頭是道,最後還是加點辣椒段和韭菜炒著吃。
隔壁‘刺啦’過油聲響起的時候,老方家都吸溜了下口水。
聽隔壁的動靜,徐老太就是按著一家子剛才說的步驟處理的河蝦,老香了!
徐春嬌統共也就隻忙活了醬燉雜魚,香炸雜魚和爆炒河蝦。
餘下都是從空間裡拿的現菜。
不枉費她到一個地點就搜羅當地美食......。
空間保溫保鮮,買的時候熱乎乎放進空間裡,再拿出來時也是燙的,就跟剛出鍋沒什麼兩樣。
徐春嬌頂多就在做一個涼拌菜,那都是用菜盆裝的,又跟隔壁多借了好幾張凳子。
就怕人數多,最後又做了個芋艿燒蘿卜。
也不難,白蘿卜去皮切塊焯水,芋頭壓熟以後去皮,鹹肉切成丁乾煸到焦黃下蘿卜,再加水。
蘿卜燉熟以後家芋頭,小火慢燉五分鐘出過加一小把蒜葉沫。
做芋頭有關的菜放蒜葉比放蔥好吃得不是一點半點。
徐春嬌去跟鄰居借蒜葉的時候,老遠就聽見起起落落的‘奶奶奶奶奶奶奶’
人數比徐春嬌預估的要少。
牛建國和大妞表示不能讓奶奶累死,所以都是抽簽。
小孩們已經哇哇哇的驚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