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也不止他們,岸邊還有幾個小年輕,一個個瞅著也就十八,十九歲。
估摸著是哪個工廠的學徒工,有個還帶著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娃。
徐春嬌招手叫幾個年輕人過來。
有個小青年剛喊了句‘奶奶,什麼事’就被老方家同行的人瞪了一眼。
釣魚的人最煩的就是釣魚時有人在傍邊大聲說話!
特彆是釣大魚,一般來說,十幾斤或二,三十斤的大魚都是很狡猾的!
大魚一般停留在很清靜的河彎。
還有的叨叨魚可聰明著呢。
人在塘邊或者河邊走動,你沒看見魚,魚早就看到你的影子
你的影子通過水的折射照在魚的頭上,嚇得魚兒早早的跑開了。
幾個年輕人就倒退了幾步,離河麵遠一點。
又有不樂意的,低聲叫說話聲音沒有關係的,不要在地麵搞大動靜就沒事,不要走來走去。
那幾個年輕人有點不樂意,剛才叫人彆說話,現在又換成可以說話但不能動,這是耍人玩麼?
老方家同行的用經驗教小年輕:
“地震來臨前魚會在水中跳,因為它們感覺有輕為的震動,人確感覺不到。”
“魚沒有外耳隻有內耳,而內耳主要是起平衡身體的作用,所以魚的聽力不發達。”
“但是魚的感覺器官很發達,這個感覺器官就是魚的側線,一片樹葉落在水麵魚都能感覺到。”
也行吧,聽起來挺像回事,幾個年輕人脾氣挺好,沒再吭氣。
但有個穿白襯衣的小年輕也被嫌棄了。
釣鯉魚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
中老年組直說難怪瞧不見鯽魚呢。
人語氣篤定的:“房前屋後人多地方池塘的魚不怕人,偏僻地方的魚是怕聲音怕人影,鯽魚怕聲、鯰魚怕影,這些都是技巧。”
幾個年輕人閉著嘴繞了個大晚才走到徐春嬌邊上,輕聲問:“奶奶~什麼事啊~”
徐春嬌中氣十足的喊,“幫奶奶抓魚蝦。”
小年輕們今兒帶了竹筒主要來抓黃鱔。
抓這玩意最簡單,隻要砍個竹筒綁個繩子壓到水溝邊,過一段時間去提起來,多半就能有收獲。
黃山最愛鑽洞。
抓魚逮蝦不是沒想過,隻是幾個人技術不太行,等黃鱔的時間裡愣是沒有其他收獲。
“奶奶,不是我們不樂意,是抓不著啊。”
徐春嬌擺擺手,像是隨意找了個彎道,叫年輕人搬來石頭堵住缺口。
幾個年輕人乾完了,站河水裡眨巴眼。
徐春嬌揮揮手,“開始抓啊。”
有個年輕人輕輕‘嘖’了聲,示意大家低頭看他腳邊。
大概四兩左右的翹嘴擱水裡一動不動.....。
年輕人慢慢下蹲,抄網潛入水裡的時候其實不帶太多希望,隻覺這動靜得把魚嚇跑,順利抄近網裡的時候興奮得老大一聲‘哎呀’。
遠處中老年組合隔空問了下什麼魚啊,聽說一隻幾兩翹嘴就笑了。
斑鱖和翹嘴在淡水魚口感裡頭確實能排上名。
愛吃翹嘴的甚至把這種魚奉為淡水魚天花板。
但也有缺點,這玩意刺多,而且都是小刺,吃一次得相當有耐心。
翹嘴要越大越好吃,如果四五斤以上的翹嘴還行,清蒸後挺好吃。
這種幾兩的翹嘴沒什麼吃頭。
中老年組這會已經放好網了,全是經驗。
故意選的水流略急的地方,把網底稍微靠前點,網麵稍微後靠點,湍急的水流反而能把魚蝦衝進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