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誌真是說到心坎裡頭了。
學校和家長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啊。
瞧人家家長多明白事理,還替學校說了幾句好話,知道學校也有難處啊,大學都停擺好些年了,相當於剛開始起步,可不是一堆破事了。
人還說得加強體育鍛煉,多有建樹的提議啊,好些同學也都點頭了呢,眼裡都是欽佩。
難怪能培養出來個大學生呢,他們自個就是大學生,卻沒有想過鍛煉的重要性,成天學習可不行啊。
身體垮了影響學習倒另說,要是鑽牛角尖精神出了問題可就不好了。
人家老太太都說了,喜歡鍛煉的人腦子少生病。
校領導都把辦公室門大開了,熱情洋溢的叨叨:“老同誌,咱進去說,咱慢慢說。”
老太太把聽眾給整嗨了,自個卻擺擺手堅定拒絕,她還得去看閨女找的房子呢。
最高興的還得是牛桂枝那一屋裡頭的人
周芬芳是本地人,牛桂枝租的屋就是人帶她去找的。
人特彆熱情的要一塊陪同看房子去。
老太太總算瞧見京都建築啥樣了。<
br>
一條頂多兩個人並行的窄小胡同,站胡同口都瞧不見底。
徐春嬌撇過一眼,小聲問閨女這一間間的頂多十平方米吧,光那一瞥她就至少瞅見有四個人在屋裡頭。
牛桂枝也小聲叨叨:“比我姐那家屬樓還擠點,一間屋裡頭睡覺得拉個簾子,一個大雜院裡頭都有十幾戶。”
徐老太就嘀咕這房子密度那麼大,一棟棟挨著也不高,那肯定冬天冷,夏天潮
胡同還有分叉,牛桂枝指著延伸出去的一條小路告訴外甥,大雜院沒廁所,公廁就往這邊走。
屋裡頭也不能洗澡,洗澡得去公共澡堂,也是從這走啊。
於磊還點頭說記住了,連帶徐春嬌也叨叨著不難找。
三分鐘以後,一老一小在幾個拐彎以後已經不知道哪是哪,這才走近了一個大雜院裡頭。
進來時看了那麼多家,一老一小都覺得就現在進的這大雜院敞亮,有前院和後院,還種杏樹和美人蕉和鳳仙花。
老太太繞著人家的鳳仙花繞了幾圈,已經開始琢磨上上哪弄點放空間裡頭帶回去。
牛桂枝找的房子前頭搭著瓜棚子,敞開對著院子的窗戶也挺明亮。
不過開了門得拉電燈,誰叫門口那麼大個瓜棚擋著呢。
屋裡頭十平方米,有張桌子和椅子,還有張床。
不錯了,全國哪個地兒的家具都得靠家具票。
大衣櫃和雙人床需要憑結婚證才能領取家具票,優先滿足剛需,沒有結婚證的隻能從本單位登記排隊領票。
連於磊都知道家裡那張雙人床是爸媽排了五年隊才輪上的呢,還花了四十多塊錢。小衣櫃也要四五十塊錢,凳子雖然便宜了很多,但一張也得要六七十塊錢。
徐春嬌叫閨女清點下都需要啥,自個旋出身去,跟洗尿布的老嬸子嘮嗑,問人家生的是男娃還是女娃啦,隔壁住的都是啥人啊。
住不是往屋裡頭那麼一呆就完事了,要是碰見個不好相處的鄰居,後續麻煩事可多著呢。
光聽一個大雜院的還不算完,外出采買的時候,老太太還跟胡同裡幾個固定支攤子的小販接著嘮,買個東西能嘮十來分鐘。
碰上個能嘮的嘮久了,旁邊小販還提醒了一句,“到我了”
這一通打聽外加屋裡頭生活用品雜七雜八的采買,直到晚上才朝給老於家報了信。
牛翠蘭和於亮東吃不好睡不香已經好幾天了,握著話筒才感覺心穩當呢。
長途電話費太貴,夫妻兩沒敢扯著老太太多說,剛要掛電話就瞧見遠處路燈疾步走來一人,再定眼一看,均是出聲: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