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洋一上來就開始了自我檢討:“顧總,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我的失職。現在客戶越來越多,訂單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的管理模式並沒能做到跟進升級,出現了不少漏洞,是我沒能考慮周到。”
胡航宇也開口說道:“顧總,這裡麵也有我的問題。當初任命技術部門的職務的時候,我沒能做好評估。不少人帶帶項目組還可以,真正做管理,完全就做的一塌糊塗,起不到一點監督的作用。”
聽著兩人的自我檢討,顧哲有些歎息。
像胡航宇和鐘洋、姚震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太過特殊了。
自己對於他們就像是一種知遇之恩一樣的存在,和胡航宇更是有著發小和救母恩人這樣一層關係。
他們是真心想著哲諾能好的,這不隻是他們報答顧哲的機會,更是一個證明自己能力的平台。
但是,李新樂等人卻並不是這個心思。
當時從極客網和顧哲聯絡上,就是一個將信將疑,嘗試的心理。
後麵願意留在哲諾,也是因為在這邊能得到良好的待遇。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哪裡有那麼多所謂的追求和理想,無非就是一份工作,能滿足最買房買車結婚養小孩的需要罷了。
既然付出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就能把工作對付過去,又何必一直付出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呢?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身在環境中的各方關係的熟悉,連這個五六十的比例,有時候都達不到了。
顧哲歎了口氣:“這不是你們的錯。技術部門本來就應該是由我來直接管理的,有些事情,你們想管,也不太方便。”
“現在問題已經出現了,關鍵不在於追責,而在於,怎麼解決眼下的問題。”
沒有人比顧哲更懂回旋鏢這種東西的傷害性。
現在的哲諾能得到這樣快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顧哲個人的聲名。
哲諾起家的招牌,就是幾個軟件工程方麵的專利,以及對於開發係統本身的品質。
哪怕是一個爛大街的係統,交給哲諾來做,也能做出新意。
“但是現在,李新樂那幫人做的東西。不少項目,說是粗製濫造都不為過。不少同類型的項目,連源代碼都是直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