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對周頌的專訪(1 / 2)

過了一段時間,紀德也回來了。他在店裡比呂捷待得久,當然不是因為他對女裝更有興趣。主要是作為一個記者,他覺得雲裳還挺有新聞價值:精美的時裝,清麗的模特,熱情的服務,實惠的價格,雅致的店內裝飾,良好的顧客評價……這些足夠他整一篇登在報紙七版或者八版的報道了。

為了了解這家店,他在店裡采訪了好幾個人,從經理宋瑾、服務員白敏,到包括老崔在內的顧客,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講了一些關於雲裳的事情,或者至少是觀感。不過,紀德有意無意地略過了正在庫房的夏琳,一來庫房重地,他覺得不方便進去,二來嘛,上次采訪夏琳的經曆,讓他覺得還不如跟周頌多聊聊。畢竟在剛才的采訪中,宋瑾經常提到“我兒子”如何說。

“周頌,接受一下采訪如何?”紀德笑著拍了拍周頌的肩膀,“剛跟阿姨聊了聊,她說關於這家店,很多事情都是你想到的。”

“可以啊。”《燕城青年報》雖然是地方媒體,但卻是全國發行的,如果能在上麵發表關於雲裳的報道,周頌當然不會拒絕。“但店門這裡得有人……”

“我來!”呂捷立刻自告奮勇。周頌能有上《燕城青年報》這種好機會,他都為之高興,唯恐周頌一不小心錯過了。

“多謝呂師兄,一會兒請你和兩位師姐吃飯。”周頌本來是想讓呂捷把夏琳叫出來把門的,沒想到人家這麼仗義,那自然也就沒什麼可說的。

“甭客氣,采訪重要,趕緊去吧。”呂捷也拍了拍周頌的肩膀。

-----------------

說是接受采訪,其實就是找地方閒聊。如果放在後世,去咖啡廳、茶館聊都是可以的,但這會兒實在沒有,兩人隻能在雲裳門外找了個不礙事的角落。

“聽阿姨說,搞這個服裝店是你最先提議的。你是怎麼想到做服裝生意的?”紀德有些好奇。

“因為我媽媽就是文工團的服裝師啊。”周頌回答,“沒開服裝店之前,她也幫彆人做衣服,而且在我們家附近一帶還有點兒名氣。現在政策好了,街上賣服裝的小店、地攤也多了,我就建議她開個店,正式把服裝生意做起來。”

“原來如此。”紀德在采訪本上筆走龍蛇,“那麼雲裳賣的其實是阿姨設計的衣服?但我之前采訪聽說的是香江流行款,這兩者之間好像有點出入吧。”

“哦,這個事情是這樣。夏琳的爸爸在香江,他幫我們聯係設計師,根據當地流行風潮設計出服裝圖紙。我們進一步優化後,再在本地找廠家生產和加工。所以說,我們賣的是香江流行款,貨真價實,絕無虛假。”

周頌早有準備,張口就來。誰還能為雲裳這麼一家小店,跑去香江了解情況不成。

紀德邊聽邊點頭,覺得周頌的解釋還算說得過去:“聽說海報上麵夏琳的衣服搭配和動作都是你的想法?”

“我媽還真是什麼都說。”周頌吐槽了一句,也就承認了,“一半一半吧。衣服搭配的效果如何,是夏琳一件一件試出來的,我也給了她一些建議。拍照時的那些動作,主要是我設計的。”

“你對雲裳的未來有什麼期望?”紀德又問。

“先定一個小目標,成為燕城第一流的女性時裝店,怎麼樣。”周頌笑著回答。

這個時候,搞私營企業嚴格來說還屬於非法行為——雲裳辦的個體戶營業執照,則是國家已經允許的——周頌覺得還是先不要提服裝公司比較好。

“你覺得有可能?”紀德笑了,小朋友還挺有雄心壯誌。

“為什麼不可能?”周頌反問,“同等價位的衣服,有誰比雲裳好看?同等水平的衣服,有誰比雲裳便宜?另外,你不覺得目前雲裳的購物環境和服務水平是獨一無二的嗎?有了這些條件,我覺得這個目標並不誇張。”

-----------------

“emmm……你現在還是高中生吧?”聽到周頌說的話,紀德忽然提了一個聽起來不太相關的問題。

“對,高一。”周頌回答。

“你以後的理想是什麼?”紀德目光炯炯地盯著周頌。第一次見周頌,他留下的印象是個會彈吉他還挺會說話的中學生,疑似文藝青年。然而今天第二次見麵,他又發現周頌對“生意”的認知遠在他之上,雖然他是個見多識廣的記者。

這孩子將來也要做生意嗎?紀德心裡有點百味雜陳。一方麵,畢竟現在還不是“十億人民九億商”的時代,他覺得周頌的眼界和頭腦可以在其他方麵有更好的發揮,另一方麵,他又覺得周頌已經有了雲裳這家一開業就吸引了很多顧客的店鋪作為依托,如果不繼續深入下去,未免有點可惜。

“我的理想可多了。”周頌笑著回答,“不過最大的理想,是做文藝工作吧。”

“文藝工作?”紀德眼睛一亮,“我知道你會彈吉他,是準備往音樂方麵發展嗎?”

“嗯,音樂會是我未來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周頌說。

“準備做個歌星?”紀德毫不意外。彈吉他的人多少都有自彈自唱的愛好,而會彈唱的,隻要水平不太差,都能輕易獲得一批小姑娘的青睞——不然,這年頭怎麼會有兩廂約起來“茬琴”的事情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