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記者紀德(2 / 2)

-----------------

十分鐘後,紀德覺得自己已經抵達了人生的事業巔峰。顧景芬、金麟、李琥、陳媛……平時想采訪其中任意一位,他都要想方設法地聯係,今天卻四位都在麵前,還回答了他的不少問題。這事如果流傳出去,不知要羨煞多少同行。

唯一讓他有些遺憾的是,顧景芬、金麟他們,對陳媛的那個“妹妹”夏琳,誇獎得似乎有些過頭了。

現在他已經知道,夏琳實際是顧景芬最近收下的小學員,也是最先把這首《我和我的祖國》唱出來的人。

對於這個弟子,顧景芬說她天資絕倫,金麟說她前途無量,一個高中生,能當得起這麼高的評價嗎?

然而,當那個叫夏琳的姑娘穿著簡單的白襯衫、迷笛裙和運動鞋走上舞台,開口唱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時,瞬間就打消了紀德的疑慮。

這個女孩的聲音,如同清澈的溪水,在綿長悠遠的吉他伴奏中跳躍、奔流,湧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旋生旋滅,沒而複生。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紀德自認是流行歌曲深度愛好者,聽過內地、香江、寶島各式各樣的歌曲。但今天聽到夏琳的歌聲,他還是感到了極大的驚訝。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竟然能把一首抒發家國情懷的歌唱得這樣柔婉、清雅,而又透出歡快、俏皮。“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在清麗悠揚之中,蘊含了萬千煙火、無限生機。

等演出結束,一定要采訪她!紀德默默地下了決心。

-----------------

夏琳並不知道,台下已經有記者盯上了自己。她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憑著自己的熱情演唱,甚至已經忘了自己在彙演的舞台上。這種高度自然的狀態,使夏琳的嗓音越發圓轉如意。

“天籟,絕對是天籟。”聽著夏琳詠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紀德不禁喃喃自語起來。他隱約注意到,坐在他右邊的顧景芬也在緩緩點頭,似是無聲的讚許。

尤其讓紀德過耳不忘的,是歌曲尾部那一串吟唱,初聽起來有調無詞,似乎偷懶,細琢磨的話,又是為整首歌曲生色的一個細節,甚至還有她的聲音在和伴奏的吉他互相呼應,共同演奏一首樂曲的感覺。真難為她,怎麼想得到,又怎麼做得到?

難道真如顧景芬同誌所說,這孩子是個天才?想到開場前顧景芬她們對夏琳的評價,紀德激動得幾乎要當場站起,最後還是因為觀看演出的禮儀約束,才按捺住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並不是一首很長的歌,整首唱下來,也隻需要三分鐘的時間。夏琳在唱出最後一句“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之後,便緩緩收聲,周頌則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對應的樂句重複了一遍作為尾奏,接著隨手掃了一個和弦,便站起身走到夏琳身邊,兩人大大方方地拉著手,一起對觀眾淺淺鞠了一躬。

見到夏琳和周頌攜手謝幕,台下先是鴉雀無聲了幾秒,然後便是掌聲雷動。

-----------------

十分鐘後,夏琳和周頌剛從後台出來,還沒回到觀眾席,就被紀德截住了:“你好,夏琳同學,剛才的演出太精彩了。你能不能回答我幾個問題?”

“啊?”夏琳聽得有點兒懵,這家夥是什麼人?

看出夏琳的懵懂,紀德趕緊補充:“哦,我是《燕城青年報》的記者紀德,這是我的記者證。”說著,他掏出記者證打開,在夏琳和周頌麵前展示了一下。

“哦,好。”夏琳其實也沒明白紀德要乾什麼,既然是報紙的記者,問就問吧。

“夏琳同學,我剛才聽顧景芬同誌說,《我和我的祖國》今年年初就已經發表了,但一直沒人唱,你是怎麼想到要唱這首歌的?”紀德首先提了一個跟今天演出密切相關的問題。

“??”夏琳疑惑地看著紀德,你都采訪過顧老師了,不知道這首歌的情況嗎?她指了指周頌:“這是他推薦給我的歌啊。”

“呃……”紀德噎了一下,“那你對這首歌怎麼看?”

“挺好的啊。”夏琳眨了眨水靈靈的大眼睛。這是什麼問題,歌要是不好,我肯定不會唱啊。

紀德有點兒頭疼,我想要聽你說的是這個嗎?“那你怎麼評價自己今天的表演?”

“唱得還是挺好的吧,我覺得。”說到這裡,夏琳在接受采訪以來第一次露出了笑容,紀德也長出一口氣,這姑娘可算有一句能用在報道裡麵的話了……

“咳咳,那個,還是我來吧。”聽著兩人完全沒對上頻道的采訪,周頌差點兒捂臉。夏琳還真是不適合接受訪問,說套話的能力太差。

聽周頌這麼說,夏琳如逢大赦地往後退了一步,讓小男朋友直接迎上了還沒搞清楚狀況的紀德:

“紀記者,夏琳剛結束表演,又是第一次接受采訪,有點兒緊張,你想問她的問題,我來回答,夏琳做補充就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