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趙桓已經跟撒憐丁有過明確的交代,撒憐丁當然知道該怎麼回答。
馬上說道:“我們皇帝陛下說了,給你們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幫助,最高的程度是我們的軍隊可以作為雇傭軍,幫助你們抵禦外敵入侵。
但前提是彆國打入了伽色尼王朝的境內,而不能是你們出征打到境外去,另外我們不能直接以大宋軍隊的名義參戰,而是以雇傭軍的形式加入你們的軍隊。
一般來說我們會作為你們軍隊的督戰隊在後方擔任後勤保障以及戰鬥的督戰任務。
這在上一次塞爾柱帝國軍隊與西遼在卡特萬大戰的時候,我們的軍隊五萬人作為督戰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迫使塞爾柱帝國拚死決戰,最終才擊垮了西遼。
當然後來我軍從兩翼佯攻更是助了一臂之力,當然必要時在你們的軍隊已經無法抵抗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軍隊可以以雇傭軍的形式直接作為作戰部隊參戰。”
瓦利德激動不已,連連點頭說道:“如果能夠這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也不奢望大宋能夠直接出兵幫助我們擊退入侵,能夠作為雇傭軍與我們並肩作戰,哪怕是作為後勤保障以及督戰隊,那也是非常好的。”
實際上作為伽色尼王朝的宰相,瓦利德一直高度關注塞爾柱帝國與西遼之間的那場大戰。
他也知道在那場戰鬥中,五萬宋軍作為督戰隊背水一戰,逼迫塞爾柱帝國軍隊發起反擊,阻止逃兵的潰散,有效的扭轉了戰局。
雖然塞爾柱帝國蘇丹對此輕描淡寫,甚至置之不理,但在外人眼中,大宋軍隊在這場戰鬥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是無法回避的。
他想假如伽色尼王朝麵臨那樣一場大戰,如果有宋軍在後麵撐腰,同時督戰,軍隊的士氣將會大增,也會避免因為部分軍隊的潰散導致全線崩潰,其實這作用是相當大的。
有了大宋在後麵撐腰,伽色尼王朝重新恢複昔日榮光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大宋雖然說了,他不能幫助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但是隻要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占了地盤,而敵軍打回來,那就是他們的疆域了,那時候大宋就不會置之不理,也可以幫他們抵禦外敵。
因此在具有大宋強大後盾的鼓舞之下,伽色尼從塞爾柱帝國奪回故土也完全有希望。
由此看來,即便將印度河流域租給大宋,換來的將會是更多的利益。
他們可以在大宋的支持下重新奪回失地,租借給大宋的印度河流域的這塊土地,可以從其他地方數倍甚至十倍的奪回來,豈不是太劃算了。
瓦利德想得熱血澎湃,又怕夜長夢多,他立刻督促撒憐丁說道:“不如咱們先草簽一個協議,請大宋皇帝簽字,然後我拿回去給我們蘇丹巴赫拉姆過目。
他如果同意簽字,這協議就生效了,我覺得這協議非常好,他一定會同意的,你看可好?”
撒憐丁已經參與過多次邊境條約的起草,對此可謂輕車熟路。
當下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可以先簽署一個框架協議,把大的原則確定下來,這些原則是不能改變的,也不允許商量的。
雙方達成了框架之後,再由雙方的官員就框架下的詳細合作展開商談,敲定細則,這就是框架協議的細化的事情,不涉及到整個框架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