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租借印度河(1 / 2)

撒憐丁到底忍不住,說道:“可是那樣一來,對我們大宋又有什麼好處呢?”

趙桓對撒憐丁說道:“伽色尼王朝往南到海邊還有多遠?”

撒憐丁早年做生意,整個中亞沒有哪個地方沒去過,包括伽色尼南邊,想也不想便說道:“沿著印度河往南,便可進入大海,

從伽色尼王朝的首都到海邊大概有兩千多裡。”

“如果從伽色尼最南端到海邊呢?”

“那就隻有一千多裡路了,快馬加鞭,沿著河穀日夜兼程,大概兩天就能到,印度河兩岸都是平原。”

趙桓點頭說道:“這就對了,我們就是要把軍隊駐紮在印度河流域,要把印度河收入我們的囊中,一直往來延伸到阿拉伯海,這樣我們在阿拉伯海就有了出海口。

我們從絲綢之路隴佑都護府往南,經過喜馬拉雅山脈西側進入印度河,再從印度河徑直到達阿拉伯海,然後從阿拉伯海,我們就可以直接威脅塞爾柱帝國的南邊海域,一直到波斯灣的兩河流域,全部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下。

進駐伽色尼,我們的海軍就有了立足之地,我們就可以這樣將塞爾柱帝國的南疆全部收入我們的打擊範圍。

同時我們的軍隊還可以從伽色尼直接進入亞丁灣紅海,到達法蒂瑪王朝我們的租界地,這樣我們跟嶽飛、韓世忠的聯係就能縮短一大半路程,速度快的話,十天半個月就能有一次情報聯絡。

這樣,能夠為我們共同部署作戰計劃打下基礎,也方便於我們各集團軍之間的協作。”

撒憐丁雖然到處做生意,但古代的地圖太少,而且非常不準確,他也隻有一個大致方位,但是趙桓一連串的後世的地名卻是他很多沒聽過的。

但是他知道,從趙桓的部署來看,他有一大盤棋要下,這盤棋起始點就是從印度河流域開始的。

這就是大宋為什麼要幫伽色尼,換取在伽色尼印度河流域駐軍的代價,拿下了印度河流域,為下一步阿拉伯的出海口就奠定了基礎。

撒憐丁想了想,又說道:“印度河流域的北邊倒是在伽色尼王朝的控製範圍內,可是他的南邊一直到出海口,是控製在庫斯達爾國的手裡。”

庫斯達爾國是在後世的巴基斯坦境內,這是最古老的印度文明的發祥地,是印度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帶。

庫斯達爾居住的主要是信德人,他們建立了庫斯達爾國,這是印度半島一個不起眼的小國,並不隸屬於伽色尼王朝,但雙方有官方和民間往來。

數百年前,來自中亞的波斯軍隊馬其頓王國等鐵騎都曾經跨越印度河,入侵了印度次大陸的東邊和南邊,其中包括印度河流域。

但是隨著中亞帝國的衰敗,這些土地又重新回到了當地人手中,不再隸屬於中亞的帝國,現在的庫斯達爾便是如此。

趙桓有信心拿下庫斯達爾,這是一個信奉婆羅門教的國度,這種宗教教人容忍,勸人為善,即使麵對外敵常常會放棄抵抗而臣服,隻要給他們一口飯吃,就能征服他們。

印度半島是古代文明中遭遇外敵入侵最多的地方,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婆羅門教的這種教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