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紙幣進軍(1 / 2)

吳玠說道:“第一個條件,我們雙方進行貿易的時候,我們向你們支付我們的紙幣,這種紙幣叫靖康通寶。

你們拿到這個紙幣,可以在下一次向我們購買東西時作為貨幣向我們支付,當然也可以向我們的金行兌換成金幣,但要收取少量的手續費。

為此我們可能需要在君士坦丁堡和其他重要的城鎮、海港開設金行,發行靖康通寶紙幣。

對於這種紙幣,還請貴使和羅馬皇帝陛下放心,它已經在我們大宋使用了十多年了,是我們皇帝親自設計審定的。

不僅在大宋,在我們周邊的大和、高麗以及北邊曾經跟我們長期戰爭的金國,還有南邊現在已經劃歸我們大宋疆土的吳哥王朝,蒲甘、女王國、大越國等都在使用的貨幣。

你可以讓前往東方的人詢問一下便知道了,這種貨幣一直非常穩定,隨時可以兌換,有絕對的信譽,而且采取了高度的保密措施,目前還沒有發現被大規模偽造的情況,因為偽造不出來。”

的確,紙幣使用後世的套色印刷術,這在宋朝是沒有人掌握的,而這種印刷術被高度絕密保護著,不會這樣的印刷術,根本沒辦法進行大規模偽造。

這也是靖康通寶得以安全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玠取出了幾張靖康通寶遞給了烏拉丁,說道:“這是幾張紙幣,送給你作為見麵禮,也讓你們回去之後好琢磨這個條件能否接受。”

烏拉丁趕緊恭敬的接了過來。

他仔細看了一眼上麵印刷的文字,竟然有歐洲通行的拉丁文,不由得又驚又喜。

這是趙桓在決定向歐洲進軍的時候,發行的新版靖康通寶,增加了拉丁文,用以標注大宋金行以及幣值。數字也是用通行的羅馬數字符號來標注的。

在中世紀的歐洲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紙幣,但是已經出現了彙票,歐洲商人中最有名威尼斯和佛羅倫薩商人最先開始使用。

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時候,需要使用大量的現金,用金幣和銀幣是非常不方便而且不安全的。

尤其是距離很遠的兩個商人做生意時,要把金幣或者銀幣送到對方手裡時,往往需要請雇傭兵來護送押運,交易成本會額外的大幅增加,保管也非常不方便。

所以在威尼斯商人和佛羅倫薩商人雲集的城市開始流行一種彙票,這些彙票往往是超級大商人開辦的錢莊出具的。

所謂彙票就是商人把錢存在錢莊,錢莊會給他一張彙票,拿彙票到另外一個城市這一家錢莊開的分行裡或者有承兌協議的其他錢莊,就可以直接用彙票兌換成錢幣。

羅馬的錢莊在一百多年之後便發展成了最早的銀行,所以彙票在東羅馬帝國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結算手段,主要用於大宗的貨物買賣。

作為司法大臣的烏拉丁,對民事法律有非常深的造詣,自然是要接觸彙票這樣的金融結算手段的,所以對此是有很深的了解,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

他聽出大宋的這紙幣有點類似於彙票,又具有貨幣的職能,因為它的幣值是相對固定的,而且具有流通性,誰持有都可以使用。這不像彙票,隻限於持有人可以使用,其他人拿到彙票是沒辦法結算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