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虛中說道:“在中原王場曆史上曾經有一些朝代實行過路引製度,也就是把百姓禁錮在土地之上,從居住地到其他地方,哪怕從鄉裡到縣裡到州裡,都需要當地出具的路引。
每過一個州縣都要登記備案並獲得路引,才能進入下一個地方,否則會被阻攔退回原籍。
這種路引製度會使得百姓無法大規模遷徙或者遠距離的出行,如果我們金國也實行,百姓長途旅行必須要手持路引才能通行。
這樣一來各地前往邊境就會變得困難重重,我們不用設關卡就能夠阻止百姓的自由遷徙,這樣陛下和諸位擔心的大量百姓流往大宋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眾人一聽都連連點頭,覺得這個辦法好,即便不封鎖邊境,百姓也很難到邊境去,國內實施的管控大宋管不了,也沒有權利指責,這是一種變相的控製。
反正大宋要求的是邊境不設卡,路引製度不違背大宋的要求,卻又能達到控製百姓大量流往大宋的情況的發生,的確是個好主意。
眾人頓時麵露微笑,讚許的望著宇文虛中,心想還是這漢人腦袋瓜靈通,轉得快。
想出了這個好主意,宇文虛中又接著說道:“除了實行路引製度之外,我們還可以增加一個邊境證製度,也就是說凡是進入邊境三百裡範圍內,都需要持邊境證,否則會被處罰。
而辦理邊境證就需要嚴格審查,對於拖家帶口顯然是想逃到大宋去的人,不予發給邊境通行證,他們就無法進入邊境三百裡以內。
而這範圍內的居民咱們進行嚴格排查,但凡有可能逃到大宋去的,一律遷往內地,這樣即便是邊境區域的百姓,也就能夠不封鎖邊境管控起來了。”
眾人又是點頭,這主意更加高明,增加一個邊境通行證製度,雖然不封鎖邊境,隻要沒有邊境通行證,徒步三百裡過邊境,肯定是要經過沿途州縣的。
到這些地方沒有邊境證就會被清退,回去也就變相的設了一道門檻,讓企圖越境的人無法成行了。
眾人又是一陣的讚歎,認為這主意很好,之前還一臉陰霾,以為榷場開不成的這些皇族一個個喜笑顏開。
這下他們大把的銀子可以換到需要的各種大宋的奢侈品,能夠儘情享受大宋的生活了。
還有些人已經開始在琢磨怎麼弄到邊境證,去大宋轉一圈,或者去大宋好好生活一段時間,反正是要回來的,皇帝應該也不會阻攔,隻要不拖家帶口。
很多人都曾經隨軍去過大宋,知道大宋有多麼富足豪華,因此隻要雙方不打仗,都想著去大宋生活,不一定是長期生活在大宋,短期旅遊時不時去度個假,那也是很美的。
宇文虛中的主意得到了一致認可,包括金兀術等人強硬的主戰派,到現在既然停戰協議已經簽訂,也就隻能順著停戰後的思路重新思考以後的發展。
相比而言,假如不考慮其他的,對於金兀術他們來說也願意住在大宋境內,當然不能太往南端,否則太熱,北邊還是很不錯的,氣候很溫和,尤其是大宋繁華富足,讓他們流連忘返。
統一了意見之後,完顏亶高興的對完顏昌說道:“你趕緊去簽協議吧,這兩個要求我們都答應了。”
完顏昌沒想到在他看來十分棘手的第二個問題,居然就這麼輕鬆的解決了,也是意外之喜。
不由得讚歎的望向了宇文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