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這十萬大軍也足以讓他保住他的大齊國。
而就在他心滿意足享受皇帝美好日子的時候,侍從急匆匆跑進來,跪地稟報說道:“啟稟皇帝陛下,金國使臣到了。”
劉豫嚇了一大跳,趕緊在嬪妃的攙扶下掙紮著爬起來,晃了晃醉醺醺的腦袋,用冷水洗了臉,清醒了一些,然後急匆匆跑來迎接。
使臣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慌得他急忙一個勁賠罪。
金國傳旨宦官這才在香案前站立,朗聲尖著嗓子說道:“大齊國皇帝劉豫跪下接旨。”
劉豫趕緊撩龍袍跪倒在地磕頭:“兒臣劉豫跪接聖旨。”
這傳旨宦官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展開聖旨,照本宣科的讀了一遍。
跪在地上聽旨的劉豫額頭冷汗直冒,等他聽完聖旨,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因為聖旨明確告訴他,讓他出兵十萬進攻大宋的京湖戰區,務必要將京湖戰區宋軍全殲。
後麵這句話要命,他知道他麵對的京湖戰區的元帥,那可是大宋的戰神嶽飛,是大宋最能打的戰將,軍紀嚴密,戰鬥力極強。
彆說現在嶽飛麾下有二十萬兵馬,而他手裡隻有區區十萬,就算雙方兵力相當,他也沒有半點把握能打勝嶽飛,更彆說要把嶽飛的軍隊全殲了。
那就好比一個螞蟻叫囂著要吃掉一頭大象似的,但是這道聖旨他還不得不接,不管這個任務能否完成,態度要擺出來。
否則聖旨裡已經隱約還有一種威懾,讓他感覺到假如這一次的任務他執行的不好,金國不滿意的話,他的這位傀儡皇帝就可能異主。
他完全相信這種事金國乾得出來,他本來就是金國的一條狗,如果這個狗不咬人,那金國乾嘛要養他呢?換條狗不行嗎?
傳旨太監將聖旨卷好,拿著當棒槌在他腦袋砰砰的敲了兩下,把他的皇冠都敲歪了。
然後才把聖旨遞到他麵前,說道:“皇帝陛下讓咱家告訴你一聲,這道聖旨每一個字都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否則你知道後果。”
說罷傳旨太監袍袖一拂,揚長而去。
劉豫汗如雨下,趕緊把他兒子劉麟,以及一眾文武大臣都招來商議軍情。
最後確定由他兒子劉麟擔任兵馬大元帥,統兵十萬向大宋進攻。
劉豫也是孤注一擲的,假如他不把所有兵馬都派出去,他知道他身邊有的是金國的眼線,會把他的一舉一動報告給金國。
假如他的軍事行動不能讓金國滿意,那這一關就過不去。
大軍氣勢洶洶殺奔京湖戰區。
嶽飛派先鋒李恒先試試齊國的虛實。
這位李恒是草莽出身,當初天下大亂的時候落草為寇,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軍隊,也曾經抵抗過金軍的入侵,之後被嶽飛招安,收編為部將。
並把他自己的部下仍舊交給李恒來統管,軍隊已經擴展到了上萬人。
同時嶽飛派出大將張憲作為策應,領兵五萬人在潁昌府城外與齊軍展開會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