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故意沒有投入主力,就是想看一看大齊國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當然他的主力已經整裝待發,隻要李恒和張憲的左右兩支軍隊打的很吃力的話,主力便會出動投入戰鬥,將劉豫的大齊軍隊一舉殲滅。
不過戰鬥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大齊國的軍隊戰鬥力之差,簡直不堪入目。
李恒的軍隊按理說,大部分都是草莽招來的遊兵散勇,軍紀不嚴,可是就這樣一支軍隊打劉豫的大劉軍隊也是勢如破竹,把劉豫軍打的大敗,李恒還趁機奪取了潁昌府。
李恒在張憲的配合下,以區區五萬人便擊敗了大齊國的十萬兵馬,還奪取了潁昌府,這讓李恒信心爆棚,接著乘勝追擊,又連著打了好幾個勝仗。
劉豫的軍隊遇到李恒的軍隊,簡直望風而逃。
李恒連著收服了好幾個州縣,頓時間仿佛化身為戰神一般,他親自給嶽飛寫戰報,並誇大了戰功。
實際上大齊軍隊基本上是被他擊潰,沒有殲滅多少敵軍,都跑了,但是在戰報中李恒卻誇大了殲滅敵軍數量若乾倍來邀功。
嶽飛又不是不知道戰場的變化,不僅他的部將上將參與了這場戰鬥,戰鬥的全過程都看在眼中,也給了嶽飛軍報,就算李恒麾下的戰將也有不少是嶽飛的親信,也將戰爭的實際情況告訴了嶽飛。
所以嶽飛不同意給張恒授予軍功,理由很簡單,劉豫的大軍隻是潰退了,沒有殲滅,必須要乘勝追擊,繼續擴大戰果,至於軍功,將來戰爭結束自然會論功行賞。
這把李恒給氣壞了,他找張憲理論,張憲認為嶽飛所說是有道理的,不該這麼早就去談論立功的事,還是應該先繼續擴大戰果。
李恒對此極其不滿,便放縱部下開始燒殺搶掠。他的這些部下原本就是出身草莽,沒有什麼軍紀,不是著急著去殺敵,而是著急著搶東西搶女人。
嶽飛對此幾次下令李恒整頓軍紀,可是李恒對此陽奉陰違,這一次又是如此,嶽飛非常生氣,再次下達軍令,斥責李恒,讓其必須整肅軍紀,否則必然遭到慘敗。
李恒依舊我行我素,既然嶽飛不給他犒賞,那他就隻能自己犒賞自己的軍隊了,他的軍隊也不打仗了,就想著怎麼去搶砸,搶掠錢財搶女人了。
劉豫的大軍趁此機會殺了個回馬槍,並且這支軍隊有五千人是金軍派來增援的。
完顏宗翰當時力舉讓劉豫當大齊國皇帝,所以還是很願意幫這位傀儡皇帝樹立他一些威信的,因此這一次派了五千何紮猛安來增強他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女真軍利用了李恒軍隊有貪財好色的毛病,在戰鬥中故意潰退,拋下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布匹,衣服,器皿,還有不少搶來的女人。
於是李恒的軍隊老毛病又犯了,不再追擊,而去搶財搶女人去了,一時間陣型大亂。
金軍五千調轉馬頭殺了個回馬槍,率領大齊軍衝鋒,將李恒的軍隊殺的大敗,全線潰退。
劉豫率軍跟著金軍瘋狂反攻,乘勝追擊,把李恒拿下的潁昌又重新奪了回去,其他的幾個州縣也全都奪了回來。
李恒的軍隊潰敗,最後是張憲的援兵趕到,攔住了追擊的金軍,隻殺的昏天黑地殺到天黑,雙方都損失嚴重,這才各自收軍。
李恒這一仗先勝後敗,慚愧的無地自容,他也不敢再向嶽飛請求犒賞軍功了,悶悶不樂。
嶽飛並沒有責罰李恒,而是勉勵了他一番,這讓李恒更加慚愧。
嶽飛領軍發動反擊,一舉殲滅了五千金軍,並包圍殲滅了大齊軍的先鋒部隊兩萬人。剩下的大齊軍狼狽而逃。
嶽飛沒有繼續追擊,因為皇帝趙桓告訴過他,與大齊軍之間保持適度的局部摩擦是可以的,但不要爆發全麵大戰。
……
真正的戰鬥即將在川陝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