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殺到上京城才知道,上京的五萬人馬也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很快便被金國打的大敗,而耶律伊也戰敗被俘,最後被淩遲處死。
吳乞買因此記恨上了這些投降的遼國大臣和將領,開始進行大清洗。
不過這些遼國降將早有防備,頓時作鳥獸散,其中大部分逃往西部金國沒有實際控製的原遼朝疆域,組建軍隊繼續抗擊金軍。
有少數更往西投奔了耶律大石,而另一部分則南渡進入山海關,投靠大宋。
對於這些人,趙桓全部都交給耶律定,由他來決定要不要收留。
這些人趙桓自己是不願意要的,這些人投靠了金國自食其果之後又來投靠大宋,這種牆頭草他看不上。
但在,如果耶律定這位遼國秦王收留他們,並且加以重用,那麼會引得更多的契丹人前來投靠,這是好事。
所以趙桓交給耶律定來決定,並且授權他可以任命這些官員官職。這些人主要在耶律定麾下的契丹軍團服役。
這些人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和兵士,壯大了宋軍的隊伍,同時也對金國境內的契丹人起到了鼓舞作用,那之後就一直有契丹人偷越邊境逃到大宋。
…………
大和國。
越來越多的饑民死去。
饑荒已經蔓延了整個大和,幾乎沒有幸免的。
當然北邊的關東和蝦夷地是大宋的疆土,在那裡駐紮的軍隊和當地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這也使得很多大和人偷越前往關東和蝦夷地。
但是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派出軍隊,封鎖了北上的道路,一旦發現偷渡者,就地處死,並且將屍體懸掛在樹上示眾。
幸子、純子和美惠子三人一直憂心忡忡。
在一年前大宋開始從大和國撤出家屬的時候,她們就盼著家人的到來。
可是一年時間過去了,家人沒有來,有沒有任何信件和消息。
她們寫了很多信給家人,卻也如石沉如海,沒有回應。
因為三家人都搬到和王港去了,住在和王港應該是安全的,因為那是大宋的地盤,有宋軍駐紮。
可是在撤退的時候,和王港的居民大多選擇跟著大宋軍隊一起撤走了,可是這些人中並沒有幸子她們的家人,他們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即便一起住在和王港的人,也沒有見過他們,不知道到哪去了。
時間過去了一年,幸子無數的途徑去尋訪她的家人,卻都沒有得到消息。
幸子實在難以等待了,決定回一趟大和,親自去把他們接回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