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執禮回答:“估計有三分之一,這些都是明確拒絕不願意要女工的,另外有三分之一找了各種各樣的借口,也是遲遲不願意把女人領回家。
隻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貧困家庭,其實大部分都是家裡相對過得還比較好的,至少能解決溫飽的,歡天喜地的把女人領回去了。”
趙桓皺眉說道:“這就是說三百多萬運來的女人,還有二百多萬沒送出去?”
“是的,他們已經安置在江南以及汴梁應天府等大的州縣裡,由皇家撥付專款提供食宿,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臣已經讓各地衙門加大宣傳力度,儘快把這些女人送到需要他們的家庭去,當然有些有錢人倒是很願意要這些不花錢的女人。
但是根據陛下的旨意,中等收入以上的人家不允許參與這次分配,所以他們都沒有考慮。”
“嘿嘿,這就是說有錢的人想要,沒錢的人不想要咱們非要送給他們。
也不能怪他們,要怪隻能怪長久以來他們失去了對朝廷衙門的信任,也失去了對他們自己生活的信任。
而且百姓的生活還遠沒有富足起來,咱們要帶動全大宋的百姓共同富裕,要走的路還很長。”
趙桓又問太仆侍卿王棣說道:“從新西蘭運來的野馬和這次從金國收到的數十萬匹戰馬,你們處置的情況怎麼樣?”
“金國來的大量戰馬優先送到軍中為軍馬,剩下的一部分不適合作戰的駿馬則交給了百姓,從新西蘭運來的戰馬也是這樣處理的。”
“那你們有沒有清點過,現在咱們大宋到底有多少匹戰馬?”
王棣忙拱手說道:“大宋的戰馬大概不到二十萬匹,其中一大半都是不適合作戰的,用來做生產運輸是可以的。
這次從新西蘭運送了三十萬匹野馬,基本上都可以作為戰馬使用,從金朝得到的共計三十萬戰馬,也絕大部分都可以做戰馬。
另外之前我們從中亞購買了十萬匹戰馬,基本上是用來做種馬的,這樣加起來我們總共有八十萬匹。
我們把其中不適合做戰馬的分給窮苦百姓家裡做托運和代替耕牛耕作,運輸貨物等牲口使用,大部分百姓都很感激朝廷,把馬領回去了,也領走了飼料。
不過在分馬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有一些人要求每一年每個月都能從朝廷領回養馬的飼料,因為他們養不起,又沒有適合的槽用來放牧。
因為荒地草場都是有主的,在那些地方牧馬是要被地主驅趕,甚至要處罰的,而自身又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他們非常想要,但又怕要了之後養不起,把馬養死了,朝廷會追究責任,索性就不敢要了。
存在這種思想的其實相當普遍,包括領走馬匹的家裡也有很多向朝廷表達了類似的願望。
希望提供飼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個月都能多少給點,至少能保證馬不要餓死,他們自己再想想法子。”
趙桓緩緩點頭:“這麼具體的問題朕之前還真沒仔細考慮過,隻想著把馬弄回來交給百姓,平白無故的送給百姓馬匹,哪有不要的?哪有不感恩的?
可現在他才知道窮苦人家都有難念的經,說來說去都是錢,分文難倒英雄漢,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話糙理不糙,說的都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