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錢就那麼多,軍事培養可不是什麼短期見效產生經濟效益的產業,更多的是直接付出,而換回來的卻往往不能從經濟上考量。
可是一開始皇帝就警告他了,不要考慮錢,隻考慮效果,因此這話他也就沒再問。
反正皇帝這麼說了,他就製定出計劃來,至於拿錢,不是他的事,也不是他的本分,他要提這個話頭,一來違背了皇帝的交代,二來有越權的嫌疑。
趙桓又接著說道:“除了衙役培訓學校之外,另外還要設立甲兵學校。
對於全國各地的巡檢司甲兵,進行統一培訓,要進行軍事化管理和軍事訓練,讓他們成為一隻維護地方力量,主要用於處理地方突發事件的專業軍事力量。”
趙桓所說的巡檢司的甲兵,類似於後世的武警部隊,也是用於維護地方治安,緝捕剿匪的存在。
趙桓當然要在宋朝也設立專門的類似武警學校的巡檢司甲兵學校,用來培養宋代的武警,並執行武警所肩負的對內動用軍力的職責。
趙桓連衙門的衙役都培訓了,培訓甲兵當然也就沒有再讓李綱有多吃驚了,急忙也用心的記了下來,一並列入到培訓計劃之中。
趙桓對李綱說道:“這樣一來你肩負的職責就不隻是新兵營了,朕得給你換一個官職才行。”
不過在後世各個軍事指揮學校和武警學校,也都是各自獨立的機構,並沒有統一的一個官員來掌控。
但是宋朝跟後世也有他不一樣的地方,趙桓就準備讓李綱來統領全局。
當然各個學校的具體管理由他們的提舉,也就是校長來具體負責,李綱隻是從全局和指導思想上進行把控。
所以趙桓說道:“五軍新兵營都統製,依舊保留這個機構,親征行營司也不改動
,但是規模將會擴大。
不僅在京城,要在重要的軍事要塞都設立新兵營,在當地培養合格的兵士應征入伍,兵力總數將會適當增加。
當然還是那句話,寧缺毋濫,朕隻要精兵,不要龐大的不能作戰的廢物飯桶。
因此,今後所有的兵士都必須通過新兵營進行訓練,要將不合格的人淘汰掉,在招錄新兵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挑選,對於不符合要求,無法勝任作戰任務的人,嚴禁加入軍隊。
誰招的誰負責,要製定問責機製,新兵營的設置你先拿出方案來,下一步朕將會對五軍行營司按形勢進行戰區劃分,這些新兵營將會歸於各戰區來管理,但前期的組建由你負責。
當然你一個人沒辦法兼顧這麼多新兵營,需要像你一樣有才能有膽識的教官去訓練他們,物色教官的任務朕也交給你。
你提出新兵營建立的地點的同時,要推薦一到兩個負責人名單,一並報給朕審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