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笑了,說道:“放心吧,朕說對南用兵,沒說現在就動兵,而且朕要對南方用兵,不會隻用武力,會恩威並施。
朕會讓當地百姓知道歸於大宋,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依附,成為大宋的一部分。
當然那會是很多年以後的事,現在朕就要做準備,所以在南方組建的軍事指揮學校,主要研究滲透策反軍情等各種特種作戰技巧,做前期準備工作。
把南邊的情況摸清楚吃透,並把當地攪個天翻地覆,讓他們相互打,支持一方打一方,拉一幫打一幫,讓他們窩裡鬥。
先搞他個天翻地覆,民不聊生,那時我們再伸出橄欖枝,百姓和當地居民一定會非常歡迎。
因為我們能讓他們脫離戰爭的苦難,回歸平靜的生活,而且能過上比以前好的多的日子,這都是朕的暢想,要實現這一步,還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李綱有些傻眼,不過隻要皇帝現在不用兵那就好,至於後麵啥時候動兵,到時候再說。
不過皇帝說的也對,在南邊建立幾所軍事指揮學校,用來培養跟南作戰的軍事指揮官,未雨綢繆做戰爭準備,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跟南蠻的戰鬥不可避免,時不時的就要打上一仗,因為大宋不想打對方,對方卻不時的騷擾,甚至蠶食大宋疆土,隻有刀兵相見才能捍衛邊防。
所以迫不得已對南動兵,也是要做準備的,於是李綱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順著趙桓的思路,李綱說道:“那咱們要不要在川蜀成都等地建立專門研究高原作戰的軍事指揮學校,下一步對吐蕃用兵。
吐蕃雖然四分五裂,卻一直跟西夏勾連襲擾我軍,而雪域高原作戰不同於平原,有他自身特點,吐蕃各部落情況也必須通過軍事學校培訓才能夠有針對性的用兵。”
趙桓讚歎說道:“這個主意也非常好,的確對吐蕃的用兵更多的是策略上的。
吐蕃地域遼闊,人煙稀少,但是卻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旦把吐蕃拿下,從喜馬拉雅山口進入南亞大陸就容易多了。
可以直接進入印度洋,而且也能鏟除西部的威脅,這一塊也很有必要設立軍事學校,進行具體的研究,你劃入統一的思考。
對了,另外還要設立專門的衙役學校,用來培養捕快仵作等衙門的三班衙役,要將他們職業專業化和正規化,不要什麼人都能當衙役,更不能讓那些地痞惡霸來充斥其間,魚肉百姓。
衙役是直接跟百姓打交道的,他關係到朝廷的臉麵,關係到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一定要嚴格,正規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充當衙役。”
衙役其實也就是後世的警察,包括各種警種的警察,後世有專門的警察學校進行培養,但是在宋朝卻沒有專門的培養衙役的學校,趙桓要將它製度化規範化。
畢竟軍隊是對外的,警察是對內的,都是兩者不可或缺的軍事存在,都有必要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夠勝任崗位。
當然這個思路遠遠超出了李綱的理解範圍,在他看來衙役還需要訓練嗎?
再說了,衙役一向是個低賤的職業,很多人都不願意乾的,如果再加上一個嚴格培訓的程序,就更沒人願意乾了。
正因為沒人乾,所以才往往成為那些地痞流氓混跡期間的存在,才口碑如此差,也的確有正規培養的必要,可是國家真的有那麼多錢嗎?
李綱並不知道趙桓海外挖了四個金礦的事,在他看來打仗已經用了很多錢,這些地方沒必要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