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戰法都可以應用,這些都是需要軍事學校進行研究培養和教育出來的軍事人才才能夠勝任的。”
李綱頻頻點頭說道:“陛下高瞻遠矚,理應如此,是臣目光短淺了。”
趙桓又說道:“與此相應,在大的北方我軍駐守的城池裡都可以設軍事指揮學校,比如濟南,永定府等等。
另外長江沿線的重要城池也可以建立用來培養水戰的軍事指揮家,我們擅長水戰的將領太少了,在沿長江淮河沿線,比如江寧府襄陽,成都等大的城鎮,都可以設立。
另外在南方也可以選幾個重要的城鎮設立軍事指揮學校,比如長沙,泉州,廣州,明州等沿海城鎮,可以設立海戰的軍事指揮學校,用於培養能夠在海上指揮作戰的各級軍事人才。
因為下一步我們的目標將不僅僅是北邊的金朝,還有更遠的國家,我們的軍隊將出征全世界,那時候我們需要大量的軍事指揮家。
現在不進行培養,到時要用人的時候就會捉襟見肘,找不到人用,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時無可用之人。”
李綱連連點頭,說道:“陛下的話臣謹記心中,臣會根據各地的情況做全盤部署。
對了,還可以在山區的城鎮建立軍事指揮人才,用來研究培養山區作戰的將領,比如成都附近的山城恭州。
恭州就處於山巒環繞之地,最適合培養山地作戰人才。”
李綱所說的恭州就是後來的重慶,之前叫做渝州。
因為宋徽宗覺得這名字不好,改成了現在的恭州,在南宋末年才改成了重慶,一直沿用至今。
趙桓點頭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各地的軍事指揮學校主要是用當地作戰,指揮官要因地製宜,主要培養當地軍隊的人才。
南方之所以要建立軍事指揮學校,是因為朕下一步會對南用兵。”
李綱大吃了一驚,說道:“萬萬不可!”
“為什麼?”
“曆朝曆代,對南用兵雖然容易打下來,但卻守不住,而且也沒有必要。
因為南方都是些蠻夷之地,沒有什麼價值可言,把他們打下來還得管他們吃,管他們喝,還得養著他們,而且南方多煙瘴之地,我軍兵士水土不服,叢林作戰也不是我們擅長,往往損失慘重。
因此很多時候都是出兵教訓便把軍隊撤回來,不會占據南方蠻夷之地,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有肉,實在不值得動用刀兵,若非迫不得已,還是由他們去吧。
更何況我們現在主要的敵人是金朝,還有西夏,對付這兩個敵人都夠我們頭痛的了,不能夠在南邊再動刀兵,這樣我們腹背受敵,戰局會更加艱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