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紙幣發行數量(1 / 2)

李若水皺眉道:“這鐵錢真是太麻煩了。”

趙桓道:“是啊,鐵錢不僅太過笨重,而且不好儲存,因為容易生鏽。

好在當地人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當時川蜀地區有富人開得有錢莊,錢太過笨重之後,有些人便把鐵錢拿到銀莊去存,銀莊會開一張票據給他們。

他們到熟悉的商鋪去買東西的時候,會告訴錢莊說著筆鐵錢轉給賣家掌櫃了。

錢莊最先是要換一張收據,後來簡化成把原來的借據做一個背書,蓋個銀莊的章子就認可了。

一來二去這種方法就傳開了,大家都覺得這個比鐵錢方便多了,一張票帶在身上就可以,大不了買東西的時候再去一趟錢莊說一聲,總比把錢取來折騰要好得多。

錢莊也發現,隻認票據不認人,更方便。誰拿票據來取錢就把錢給誰,不需要背書。

這樣票據就流行開來了。但是各錢莊的收據五花八門,很亂,而且相互之間不通用。

於是,錢莊掌櫃的智慧這時候就迸發出來了,他們想到了一個點子,知道是什麼嗎?”

李若水再笨也能想出來了,脫口道:“是不是交子?”

“沒錯,最早的時候,川蜀有十六家銀莊共同發行一種通用的存款憑證,稱為交子。

拿著交子,不管是在誰家存的錢,可以在十六家的任何一家錢莊取到錢,相互都認,私下裡他們再進行結算。

這樣一來交子便流行開來,很快就取代了鐵錢,成為川蜀地區主要的流通貨幣。

百姓都樂於使用交子,因為方便。這十六家錢莊也都很講信譽,準備金很充分,保證了每個存錢的人來都能兌到錢。”

李若水讚歎道:“像這麼守信譽的商家的確少見。”

“是呀,錢幣這東西尤其是紙幣,必須要以信譽來做擔保,缺乏信譽,那麼錢幣就無法推行,不過交子後來還是出事情了,知道怎麼出事的嗎?”

李若水搖了搖頭。

趙桓又說道:

“其中有兩家錢莊經營上出問題了,存在錢莊的鐵錢是要拿去放貸做生意賺錢的。

但是這兩家錢莊生意虧了,彆人拿交子來兌換的時候,錢莊沒有鐵錢,沒辦法兌換,要求存錢的人等幾天再來。

一兩次可以,時間一長就引起恐慌了,都在傳言錢莊沒錢兌換存款了,結果很多人都跑到錢莊來擠兌,生怕換不到錢。

這兩家錢莊當真拿不出錢了,於是鬨到了衙門,當時的地方官就把這件事報給了朝廷,還說了他的態度,認為交子是錢莊騙錢的手段,應該徹底禁止。

當時的真宗皇帝組織群臣討論,有的官員就提出,這是解決川蜀地區錢荒的好辦法,應該堅持並且推廣,但是不能讓民間來操作,否則容易出問題,就像這一次那樣。蘇丹小說網

這個意見得到了大多數大臣的讚同,真宗皇帝一錘定音,把交子發行權收歸朝廷,嚴禁私人再發行交子。

由此,朝廷的交子才在川蜀地區流行開來,包括陝西也是可以鐵錢以及交子並行的,堅持了很多年。

如果不是後來朝廷超量發行交子,交子是可以很好運行下去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