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派嶽飛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想促成嶽飛跟太行山上王彥的和解。
王彥也是一員猛將,他後來組建的八字軍非常厲害,也是抗金名將,但是他跟嶽飛有過節。
趙桓希望這一次能化解兩人的恩怨。
可是,如果嶽飛和韓世忠執行不堅決,會毀掉全盤計劃,那說明他們此刻還不成熟,趙桓不介意換掉他們的二人,換一個聽話的大將前去。
聽到趙桓這麼說,嶽飛和韓世忠都是心頭一凜。
他們明白他們心頭的嘀咕已經被皇帝看穿了,兩人急忙撩衣袍跪倒在地,磕頭說道:
“臣領旨,絕不敢對作戰計劃有任何更改。一定不折不扣的執行。”
趙桓這才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離開了睿思殿,到了外麵,嶽飛跟韓世忠嘀咕:
“皇帝說金軍四月十六號會撤兵,完顏婁室會西進,這麼肯定,這個……是不是有點不靠譜?金軍真的會按照咱們皇帝所想來做嗎?難道官家能左右金軍的決策?”
韓世忠也是搖頭苦笑:“說實話,我也表示懷疑,在之前我們也曾經懷疑過官家做出的決定,可後來證明我們錯了,這一次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那不過是湊巧了,守株待兔能抓到一次兔子,還能碰到第二次第三次嗎?”
“要是能,怎麼辦?”
嶽飛想一想,咬咬牙說道:
“先等等看,如果四月十六日真的像官家所說的,金軍撤走了,完顏婁室西進,那就說明皇帝不是空穴來風,那咱們就堅決執行,畢竟這麼都發誓了的。
如果沒有在這一天撤兵,那就說明這作戰計劃有問題,是官家不知道聽了誰的胡亂判斷,對著地圖憑空想出來的。
我就算被免職也要向官家進言,幫助官家製定出更好的對敵作戰計劃來。”
韓世忠點頭說道:“有道理,到時候我跟你一起去見皇帝。”
劉錡、吳玠和牛皋在旁邊也都聽到了。
吳玠沒有懷疑過皇帝聖旨的經曆,此刻對皇帝是五體投地的感激。因為皇帝把他從一個低級的軍官一飛衝天提升到了上萬大軍的統帥,而且是一個方麵軍的都統製,按照皇帝所說,滿員的時候他麾下會有十支軍隊,每支軍隊一萬人。
也就是說他麾下到時候可以指揮的兵馬將達到十萬,那真正就是一個方麵軍的統帥了。
所以,他腦袋裡隻有對皇帝的感激涕零。就像一匹千裡馬被伯樂挑中一樣,拚死也要報效皇恩。
所以,聽嶽飛和韓世忠這麼說皇帝的計劃,他不悅,說道:“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言而無信?
如果你們有意見,剛才就應該提,若是你們壞了官家大計,我看你們如何有臉麵對官家的信任?”
嶽飛瞧了他一眼,說道:“如果作戰計劃的確合理,我一定會執行,但如果不合理,我一定會提出我的意見,即便丟官罷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