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吃席(2 / 2)

朝暮時 小胖子圓滾滾 2620 字 5個月前

陳宛白滿臉疑惑地望向王大娘。

王大娘拉著陳宛白坐下,而後對她解釋道:“你們家,哦不對,那陳大頭家,和這陳根子雖說大家都在一個族裡,可卻不是一個房裡的。”

古槐村基本都姓陳,是幾百年前逃荒來的,往上倒個七八代倒是沾親帶故,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倒有不少是同屬一族,但不同一房。

“就跟剛才你坐的那桌一樣,那李婆子和劉婆子,根本不沾親帶故。她們倒好意思帶著幾個孫子孫女來,還占了一桌。”

“吃得多不說,回頭走的時候還一人分得一塊布。我呸,可真是厚顏無恥!”

不是至親,村裡的村民吃席,一家隻來一個,這是規矩。可總有那愛占小便宜的,帶著孩子一起來吃席。

你要是指責他(她),人家會回懟你:“哎呀,總不能把孩子丟在家裡餓死了。再說了,這麼點大的孩子能吃什麼啊,咋那麼小氣呢。”

至於王大娘所說的一人分得一塊布,那又是另一種規矩。便是前來吊唁的人,無論何人,都會贈予一塊布或者一匹絹。這稱為孝帛。

聽完王大娘得解釋,陳宛白這才明白,原來這些規矩裡藏著這麼多門道。

所以陳大山和陳宛靈這是不好意思,擔心被人笑話。

不過她心中有些好奇,為何會是陳大山帶著陳宛靈來了呢?

好奇歸好奇,她也不會真的上前去問,畢竟這是彆人家的事情。

“所以,這些人啊,都想占便宜。”王大娘繼續說,“但有時候,人情世故也不能不講,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村裡人多嘴雜,誰也不想得罪人。”

陳宛白點了點頭,跟眾人打了招呼,便乖巧地坐在王大娘的身旁,安靜地聽著王大娘和一桌子的其他幾個婆子閒聊。

除了陳宛白和王大娘,其餘六人,她也隻認得幾個。

陳德的媳婦張有娣,住在村口的第一戶人家。每次進出村子,都能看到她家的房子。

趕車陳大爺的兒媳劉素梅,那是個爽利的性子。

村長家的二兒媳王二娘,這王二娘和王大娘娘家在同一個村子,兩人自小一起玩耍長大。所以王二娘沒有坐到村長媳婦馬老婆子那一桌,而是選擇坐在了這一桌。

最後一位是陳銀財的媳婦周芳,她和周老婆子娘家在同一個村子,兩人向來不對付。

至於其餘兩人,陳宛白卻是不認識的。

桌上的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好不熱鬨。

陳宛白靜靜地聽著,偶爾附和幾句。突然,張有娣看向陳宛白,問道:“小白,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說親的打算?”

陳宛白頓時無語,果然不論哪個朝代,都有催婚的人。她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王大娘趕忙說道:“這孩子還小呢,不著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