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曲·水
生亦何歡,死又何怨。
唯我德盈,不負流年。
不負蒼天,不負良人,
一手一杯Heniken。
左腳在人間,右腳踏青天。
奈何橋上醉紅塵,不枉此生半世緣。
良辰美景淚凝霜,一路曲水歎流殤!
************
拿出一張世界地圖,找到亞洲哪一頁,我們就從曹縣開始往下看,三千裡錦繡河山啊,不要眨眼,曾經的誌願軍戰士在這裡灑下了多少熱血,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熱血的青年,和我們一樣的青春年華,觸景生情,耳邊立馬響起了那首戰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而我們的故事,卻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膠東小山村說起。
整個膠東半島≈≈位於山東半島的東段,地勢基本屬於典型的丘陵山地分布,其中,最長的山脈,就是昆崳山。
為什麼叫昆崳山,應該去問體育老師,教地理的不知道。
體育老師,physical teacher,位於學校鄙視鏈的最底端,無論你語文不好,數學不好,曆史不好,統統都可以歸結在體育老師的名下,無論如何≈≈反正都是體育老師背的行軍鍋。
昆崳山,從西北至東南,連綿上百裡,主峰泰博頂,海拔992.1415926米,數字特彆吉利,公認的膠東半島煙威地區第一高峰,其主峰極為陡峭,峰頂景色,極為迷人。
老子開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而上,下山的時候,半路上刹車片就冒煙了,同車四個粉色小閨蜜紛紛說是水箱開鍋了。
老子還拷問她們:你們家水箱裝在車底,還特喵的四個!
趕緊找個平緩的地方停車,盤山路倒是有不少平緩的車道,趴在車底一瞧,四驅越野車四個刹車片,已經糊了兩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丈夫不會現場修理刹車片。
打電話唄,修理工帶著刹車片奔馳在三十公裡之外。
四個小閨蜜鑽進了路邊山林,說是欣賞半山腰的風景。
老子蹲在路邊默默抽煙,不大一會兒,就聽見有人咿咿呀呀地叫喚,跑進去一瞅,一個小閨蜜卡在了石頭縫裡邊!
昆崳山玄武紀的花崗岩石頭,年代極為久遠,岩石嶙峋,深褐色的石片,石片與石片之間,是狹窄的石頭縫,石頭縫裡,一叢叢青草,青草腐爛的根部,生長著昆崳山野蘑菇≈≈
這種野蘑菇,顏色亮黃色,傘部和細長莖稈一樣的顏色,其實就是野生的金針菇,屬於昆崳山特產,味道極為鮮甜。
這個小閨蜜卡在石縫裡麵,手裡兀自抓著一把金針菇!
另外的三個,抓著胳膊使勁朝外拽,嘿喲·嗨喲。
老子扯著嗓子喊道:特喵的彆生拽!≈≈
嗨喲≈≈,使勁一拽,拽出來了,雪白的大腿上一道血痕。
老子說:瞅瞅,這能生拽嗎?好好的裙子→拽破了吧。
這位淡粉色小閨蜜疼的齜牙咧嘴,咿咿呀呀叫喚:
哥≈≈你瞧瞧,野生金針菇啊,中午咱們去吃農家宴。
昆崳山景色如此令人著迷,山高水長,巍峨挺拔,雄偉秀麗,可在山東界內根本排不上號,可見祖國山川之秀美。
但·卻是膠東人民心中的聖山,舉目四望,抬頭可見,頂禮膜拜,凡塵淨土,因為山中有著數不清的廟宇道觀和野兔。
昆崳山上山花開,四月雪裡盼春來,
晨鐘暮鼓今何在,不見當年張九懷。
昆崳山最著名的山花,金達萊,四月雪又叫流蘇,粉花如雪。
老和尚張九懷,相傳為昆崳山六度寺奠基建寺之人,為人熱情好客,善解人意,又精通佛法,經常度人於困苦之中。
佛門六度,度人度幾度輪回,渡儘天涯瓊海,度一世花開,度孤魂野鬼,萬物有靈,了然無爭,入我門者,萬法恒通。
六度寺,名字取自佛門六度之禪意,建於昆崳山主峰半山腰,寬進寬出,山門威嚴,昆崳山區海拔最高的寺廟,也是昆崳山中最大的寺廟,當年廟門處,恩客絡繹,香火鼎盛。
你現在去昆崳山,寺廟已經不見了,甚是可惜。
張九懷大師後來死於戰亂,而且,張九懷大師頗有些來曆,還有些傳奇,有些謎題,此為後話,不說也罷。
山腳下,有一個小鎮,相傳為鑒真和尚東渡之時,晾曬經書之福地,情景再現:據筆者猜測,鑒真和尚騎驢路過此地≈≈
一個不小心,腦袋被驢一踢,驢背上的經書掉進了河裡。
和尚不勝怒,先踢驢,一怒之下,就在當地晾曬經書,東渡瀛洲而不帶經書,鬼子們肯定也不樂意,所以,此鎮名曰:
曬字≈≈!
後來,曬字的那座山,被當地的有識之士美其名曰:
聖經山≈≈!
如今,聖經山已經發展成了當地旅遊勝地,聖經山下,有山西黴老表以及溫州兄弟,(具體可以谘詢當地發改委)投資修建的號稱世界最高老子雕像,但老子自遠處望著老子雕像,則麼看,它都像是爛尾之作,嘶≈≈關鍵是腳手架還在呢。
筆者個人,曾在蜀南竹海龍吟寺被老和尚開過光,開光老和尚念的金剛經,老子聽懂了第一句:如是我聞。
當時心裡頗有些敬畏,因為,當我被老和尚自人堆裡麵拖出來的時候,生理反應就有些不太自然,摩頂開光是實實在在的,老和尚說滴,最後,嗖地≈自懷裡掏出來一本嶄新的恩客賬簿,一切都很完美,但自那以後,老子遇廟都是敬而遠之。
我當時的疑問:二十多個遊客,為什麼是我,why!
可能也是我不夠虔誠吧,據說虔誠的人都去水庫放生旱龜了,那些旱龜拚命的往水邊遊,可你抵不過虔誠呀,那些居士呀,皈依呀,最後還是被踢回了水裡,這樣旱龜的人生才完美麼。
應該是比那些水裡的王八幸福一些,王八不知旱龜之樂也。
不停地發現生活的細美之處,日子肯定格外地幸福。
聖經山上,有一座道觀,據說道士們修為極其牛掰,特彆是其中的一個年輕小道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知人底細,簡直無所不知,筆者親眼在山下集市見過本尊,目之所見,也沒啥過人之處,除了一身黃色道袍以及頭頂的簪型發髻。
凡人見之,必得避之三舍,穿衣打扮我就怕呀。
當然,傳說的東西,虛幻縹緲,鑒真啊,玄奘啦,賈寶玉呀,章紅梨呀,都是過眼雲煙,都是道聽途說,都是人雲亦雲,都是紅塵野史,口耳相傳,不用細說,但在昆崳山的群峰之中,卻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說的≈≈就是這段故事。
章紅梨是個什麼鬼?似乎有點串台了。
在昆崳山連綿的青色山峰之中,有個特彆不起眼的小山村,責無旁貸,不由分說,豬腳光環,這個小山村名字叫做:
背眼≈≈≈!
背眼的意思,按照我們威海文登當地土話,就是藏在後麵,很難瞧得見,沒有八倍鏡的話,基本就發現不了啊。
這個山村太不起眼了,應該有針鼻兒那麼大,當年鬼子大掃蕩的時候,楞是漏了這個村,估計鬼子們眼神也不好使啊。
鬼子們當初占領山東的時候,可特喵的喜歡掃蕩了。
其實,小鬼子們掃蕩,也沒啥彆的心思,無非是搶點糧食,抓幾個八路,懷揣幾隻土雞,順路碰巧拐帶幾個花姑娘。
膠東地區的八路軍,隸屬於膠東抗日武裝,都是許世友將軍的部下,精神的很,抖擻的很,如同下山之虎。
他們熟悉地形,鑽山林,爬山洞,神出鬼沒,又有淳樸憨厚的膠東鄉民鼎力相助,所以,小鬼子們經常撲空。
如今的昆崳山林場,乃是國家5A級森林公園,景區的一處深林,還有當年膠東抗日書記於得水大爺養傷的一個山洞,山洞不大,僅能容下一人側臥,叫做:帷幄洞。
運籌帷幄之中,料敵於股掌之間,專打鬼子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