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泥螺(1 / 2)

直播間倒也有懂行的觀眾,同樣發現了海底的泥螺。

“小林哥運氣不錯呀,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海草周圍那些貝類應該是泥螺。”

“運氣這麼好嗎,隨手放下去的直播設備竟然就發現了泥螺,看著數量還不少呢。”

“泥螺?這是海螺的一種嗎?”

林染笑著解釋道:“泥螺,古稱吐鐵,是一種貝殼類的軟體動物。”

“在我國食用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記錄。”

“明朝萬曆‘溫州府誌’也有記載,吐鐵,名泥螺,俗名泥螄,歲時銜以沙,沙黑似鐵至桃花時鐵始吐儘。”

“泥螺貝殼呈卵圓形,幼體的貝殼薄而脆,成體較堅硬,表麵似雕刻有螺旋狀環紋,內麵光滑,有黃褐色外皮。”

泥螺名字比較土,但是價格可不低。

因為這種貝殼產量少,且隻有野生,少有人工養殖,價格居高不下,一斤泥螺就要近百塊。

看大家對泥螺比較有興趣,林染接著介紹道:“泥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成份。”

“泥螺營養豐富,又具一定醫藥作用。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泥螺有補肝腎、潤肺、明目、生津之功能。”

“民間還有以酒漬食,防治咽喉炎、肺結核的做法。”

“中醫認為,泥螺具有利尿消腫,壯陽補腎,促進性功能,還能強精益氣,讓男人更有精力。”

聽到林染的介紹,大家都對泥螺產生了濃鬱的興趣。

能夠壯陽補腎的食物自古以來就是富豪名流最喜愛的東西,直播間的觀眾自然也有這個想法。

而且泥螺肉質鮮嫩,是各大酒店爭搶搶購的對象。

既然遇到了林染自然不會錯過。

換好了潛水衣,林染潛入水底準備捕撈泥螺。

為了掩人耳目,林染特意換了個帶著氧氣瓶的潛水衣,這樣在水底捕撈泥螺的時間能更長一些。

捕撈泥螺倒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儘管現在豔陽高照,可惜到了十幾米的海底,溫度依舊很低。

還好林染經過改造的身體完全不懼海水中壓強和寒冷,輕而易舉的就能捕撈大量的泥螺。

而且泥螺一旦形成族群,一定會形成一個大型的生存地,數量很多。

林染在海水中來回穿梭,很快就捕撈了幾百斤泥螺。

看了看海底剩餘不多的泥螺,林染便不再捕撈。

直播間的觀眾看到林染不再下潛,不由得有些疑惑:“小林哥怎麼不繼續捕撈了,看著還有不少泥螺呢。”

“小林哥這是可持續性發展,從來不會竭澤而漁。”

“可是現在泥螺留在這裡總是會發現的,到時候肯定也會被捕撈乾淨的。”

林染笑了笑回道:“大海中的位置不好確定,即使現在有人知道位置,過段時間再來恐怕也找不到了。”

“剩餘的泥螺就讓他們繼續生長吧,讓它們休養生息。”

現在漁民對於漁獲都是抱著趕儘殺絕的態度,可能有些人也和林染一樣想給魚蝦休養生息的機會。

可是又擔心自己不捕撈又被彆人捕撈了,所以還是自己捕撈了再說。

泥螺算是比較稀有的海鮮了,此時直播間也有不少人在詢價,希望能夠買下。

其中就有劉宇,上次林染直播釣到大黃魚的時候他沒有關注,結果被陳清瑤買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