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親情與承諾(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7087 字 2個月前

“您能否在公開儀式當中祝福我和我的妻子,然後頒布一道敕諭,表彰我們為基督教世界作出的貢獻呢?”

聽到了這個要求之後,教皇稍微沉吟了一下。

平心而論,雖然有點為難,但是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

尤其是考慮到這個少年人對自己如此“支持”的情況下。

“僅此而已了嗎?”片刻之後,他小聲追問。

“僅此而已了。”艾格隆攤了攤手,“我想如果我要更多,恐怕也隻是讓您為難,於事無補。”

“我的孩子,你確實是個聰明人。”教皇陛下輕輕歎了口氣,“既然你一直以來如此虔誠地為天主的事業而戰,那麼我理所當然地要給予一些鼓勵。我老了,隨時將會回歸主的懷抱,但你們還年輕,還有無限的未來,我無法預言你們日後會有什麼成就,但是我希望你們兩個在以後都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無論是富貴而是困頓,你們都要牢記,你們是主的羔羊,也必須按照主的教義而生……”

教皇陛下的語氣慈祥而又莊重,頗有一種被敬愛的長輩諄諄教誨的味道,如果不是熟知教會千年來底細的話,恐怕艾格隆也會被感動了——果然是專業人士,非同一般。

而特蕾莎更是聽得激動不已。

“聖父,我們會牢記您教誨的。我們將遵從主的旨意,將基督教會的慈悲灑落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而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將是我主最虔誠的子民。”她激動地回答。

其實她對教會和教皇的印象也不是那麼好,從小到大學到的曆史裡麵,也見多了教會的黑點,可是此時,她卻表現得猶如是最虔誠的信女一樣。

人都是這樣,心潮澎湃的時候說出各種誓言,要洗心革麵要發憤圖強,然而等到那股激動勁兒過去之後,一切又會複歸平常。

不過,她的回答也順勢吸引了教皇的視線。

因為艾格隆提出的要求並不算太苛刻,所以教皇的心情也相當好。

“特蕾莎公主,我聽說過你的事跡。你的堅貞令我感到很欣賞,主讓你們兩個優秀的孩子婚配到了一起,這必是祂對你的恩寵,之前發生的一切不過是主的考驗,而你完美地通過了它……主訓誡我們‘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波拿巴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紛爭已經引發了太多的悲劇,我很高興地看到,往日的仇怨在你們兩個人的婚姻當中得到了消弭……這是極大的好事。

如今世道紛亂,主的信仰遭到了嚴重的擾亂和摧殘,我們需要想儘一切辦法抵禦這些邪惡的侵擾,恢複我們信仰的純潔,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成為基督徒的表率,謹遵主的訓誡,忠於你的家庭和丈夫,讓波拿巴家族有機會彌補往日的過失。”

有關於特蕾莎的事跡,教皇聽到過的自然也是美化後的版本,在這個版本當中特蕾莎留在維也納一直堅持要履行婚約,和未婚夫完婚,最終得到了主的垂憐如願以償。

如果他知道這個看似嬌弱的小公主居然膽大妄為到脅迫父母、並且在婚前就跑去和未婚夫廝混在一起,恐怕就是另外一番說辭了吧……

“我會的,聖父。”特蕾莎輕輕地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無論如何,我都將站在至聖的信仰這一邊。先前因為我的公公一時糊塗,犯下了難以彌補的罪孽,現在我是波拿巴家族的一分子了,我也要承擔這份罪孽,所以日後若羅馬教會遭逢了什麼疑難,我會儘我所能地去維護它幫助它,這樣才能彌補我們先前犯下的過失。”

雖說她自己知道真相,但她可沒覺得有半點不好意思,在她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問心無愧,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愛情是世界上最合理的事了。

至於後麵那些話,無非是哄教皇開心而已,反正這類說辭又不需要真正兌現,還不是怎麼說都行。

教皇笑著點了點頭,雖然他並不相信特蕾莎公主真的這麼虔誠,不過……這麼漂亮的小姑娘在自己麵前說好聽的話,任何正常人都會感到開心吧。

“我記住了,可愛的公主殿下。”他溫和地回答,“以後若是你真的遵行了你認定的道,我在天上也將為你祝福。”

因為這一番對話,客廳裡的氣氛頓時變得融洽了起來,同時,因為場麵話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所以接下來大家的對話也隨意了許多,更加具有生活氣息。

出於人類的天性,教皇對特蕾莎態度最親切,而特蕾莎也已經適應了站在教皇麵前的感覺,又重拾了自己的禮儀教養,因此應對自如。

就這樣,在有說有笑的閒談當中,這一場會麵也來到了尾聲。

不過,雖然看似相談甚歡,但是教皇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了政治問題,也完全不過問艾格隆接下來打算對法國做什麼,以免被迫做出任何表態——對教皇來說,他不想過問其中的一切,也不想負任何責任,反正都與他無關。

而對艾格隆來說,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來到羅馬重要的不是得到什麼成果,也沒指望過教皇有能力幫他爭奪皇位,他隻需要“和教皇陛下非正式會麵”,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成果了。

因為拿破侖皇帝當年對教會的種種“暴行”,波拿巴家族和羅馬天主教會鬨得很僵,而在法國這樣一個天主教勢力尚且根深蒂固的國家(農村尤其如此),這是一個挺麻煩的輿論障礙。

可是如果教皇帶頭捐棄前嫌,表示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既往不咎,那問題就好辦了,誰也不能指責他不敬上帝。

反正艾格隆也不指望羅馬教會能給他多少實際幫助,他隻要能夠在那些信奉天主教的法國人心中留下這麼一個印象就行了。

拿破侖皇帝當年的榮譽至今為止仍舊讓那些人念念不忘,隻要他們不覺得支持波拿巴家族是反對天主,那麼他們就沒有多少心理障礙了。

這就是艾格隆所需要的。

特蕾莎今天也完成了她的任務,她作為潤滑劑,讓今天的會談能夠輕鬆地進行了下去。

而現在,差不多該要收工了。

艾格隆估摸了一下時間,然後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