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翻天覆地的夏州文娛界!(1 / 2)

影片中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麵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

這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帶給所有影迷的感受。

在一個簡單的故事裡,將人性的起伏,真實的戲劇性展現的淋漓儘致。

這樣的作品,注定在大眾視野裡評價不會差。

隻不過這種藝術片類型的作品,一定會有影迷不喜歡,覺得自我矯情,男主李作的一切太令人惡心,他就不應該得到原諒等等。

可縱觀整體影迷在Movie上的評分還是相對客觀的,在9.6分至9.7分波動。

這樣令影迷們無話可說的質量,除了讓讀者們感慨林秋還是那個林秋以外,就對葉致遠的《控方證人》更好奇了!

前三日,《海邊的曼徹斯特》在夏州的票房依舊處在一個爆炸的狀態,畢竟是林秋新作,現在夏州內部應該沒有誰的路人粉能夠比林秋或者是老賊更多。

單單是前三日就超過了二十億本土票房。

可是從第四日開始,因為文藝片的類型,導致票房的增長趨勢還是呈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不過即便這樣,《海邊的曼徹斯特》本土票房預計依舊達到了50億以上,這就是林秋超然的影響力。

現在林秋的片子,在夏州完全屬於40億打底,60億正常,70億小爆,80億大爆!

九州各地,《海邊的曼徹斯特》票房成績都還可以,都在林秋的預期之中。

指望這種類型的片子,去橫掃九州影院,達到多麼恐怖的票房是完全不現實的,好在九州各地對於這部電影的讚揚都是真實的,口碑極佳。

……

“林秋是不是自此就轉入藝術片領域了?”

“電影大師很多都是藝術片領域的,不過說實話,我還是更想要看一些商業片,商業片的畫麵,戲劇衝突都更強烈,哥們是野豬,有點吃不了細糠,《海邊的曼徹斯特》是我惟一一部在電影院裡差點睡著的電影。”

“不管林秋拍什麼類型的電影都支持,林秋為夏州電影做的太多了。”

“搞不上林秋在瞄準奧斯卡呢?”

對於藝術片以及商業片的討論,其實自從《這個殺手不太冷》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隻不過林秋自己一直沒有太在意,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商業片比藝術片要保守不少。

為追求票房利益,勢必要沿襲之前電影成功的一些“規律”,可對藝術電影而言,一個點子隻在一部電影裡,或者其中的一個片段裡就夠了,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這種“走不出去”的內核點子,再被創作第二次,影迷們大概率就不太買賬了。

藝術片,高雅,逼格,在影迷群體中可以當作談資,攀比的工具,至於電影本身到底給他們感受如何,搞不好都不重要。

實際上不管什麼電影,能夠欣賞便好。

林秋現在正在拍攝的這部作品《當幸福來敲門》就不能夠叫做藝術片,屬於劇情片的範疇,因為故事的劇情內容轉折,要比《海邊的曼徹斯特》這種類型的藝術片多很多。

若要問,將劇情,商業大片,文藝感結合的最好的一部片子。

林秋的答案隻會有一個——

《泰坦尼克號》。

沒有之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