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遠很苦惱,原本以為已經解決了問題,但是沒有想到接踵而來的問題卻變得越來越多,這不是常遠想要看到的局麵,隻是常遠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這好像已經不是常遠可以涉及的層麵了,但是常遠在心裡麵告訴自己還有救,張小川告訴過常遠,每一道做差的料理都有著救治的可能,每一道料理都不應該被浪費,所以廚師無時無刻都需要讓自己的思維處在活躍的狀態,這樣可以應對不時之需。
張小川的話很多都是廢話,總結起來就是不要輕易放棄每一道料理,每一道料理都有可能是一道好的料理,隻有思考才是料理的源泉。
這真的就是廢話,但是在常遠耳中卻是截然不同的話,因為以前從來都沒有人會和常遠說這些話,他們隻會和常遠說:彆學料理了,你沒有那個天賦、學什麼料理啊,好好去工地打工……
諸如此類的話語一直陪伴著常遠長大,但是常遠從來都沒有放棄對料理的熱愛,他不知道自己是這麼堅持下來的,但是真的就是這麼的堅持了下來,知道有一天一個頹廢的有著酒氣的男人告訴他,他有著很強大的料理天賦。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年輕人告訴他,永遠不要輕易放棄料理。
常遠突然覺得自己這一生過的很幸運,沒有被彆人的話語打倒,卻被很多友善的話語打動,常遠感覺自己這輩子如果放棄了料理才真的是放棄了自己,如果放棄了料理就會很對不起那些惡語和那些鼓勵。
那些好的壞的話,都是一種財富,一種讓常遠在料理這條路上走的更加的長遠的話。
常遠的思緒回到了自己的麵前,麵前是米飯還有鍋,還有一雙完美的如同藝術一般的手,隻有這樣的手才會製作出美好的料理,常遠一直被那個頹廢大叔的話鼓勵著。
這道鍋巴料理,常遠突然覺得不是很難了,反而會覺得簡單,不知道為什麼,常遠覺得自己的思考現在變得特彆的快,分分鐘都可以想到鍋巴料理的多種解決方案,很多都是自己以前學過的料理中的辦法,為什麼以前就沒有想到呢?常遠覺得以前的自己實在是太傻了。
張小川在不遠處看著常遠製作鍋巴料理,突然有那麼一個瞬間,張小川突然發現眼前的常遠變得不一樣了,至於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張小川不知道,總覺得這個常遠和之前那個常遠是完全不同的常遠,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就好像是開竅了一樣。
張小川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但是隨即比那反應過來,開竅?真是一個通俗易懂的詞,這種詞在道家叫悟道,在佛學叫了悟,這是一種狀態,常遠遇到了,千年難遇。
張小川卻是非常的淡然,仿佛這個千年難得一見的現象隨處可見一般,但是就像是張小川心裡想的那樣,像常遠這種人都不能悟道還有什麼人可以呢?
如果一個早上六點起來練習廚師基礎的人,不能悟道,還有誰可以呢?如果一個在無數罵聲之中還堅持料理的人都不能悟道,還有誰可以呢?如果一個傻傻的看一本料理基礎幾年的人都不能悟道,還有誰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