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麥積山(1 / 2)

如意絡 晶岩 3318 字 9個月前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麝香眼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穿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裡見纖毫。”

諸葛子獲在馬上吟的這首詩,出自杜工部的《山寺》,是於唐肅宗乾元二年杜工部流寓秦州時遊曆麥積山石窟所作。

車隊經過一天的行進,抵達了位於天水郡的麥積山下。《玉堂閒話》中有載:“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裡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丈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

聳立如麥垛的山崖上,淩空雕鑿了萬龕千窟,密如蜂巢,誕生於不同朝代的諸佛、菩薩、天王、力士的雕像各具特色,形態生動,壁畫色彩豔麗,精美絕倫,讓人歎為觀止。

“在懸崖峭壁上雕鑿如此之多的佛像,這是怎麼辦到的?”溫樂公主問柴峻。她原本坐車累得不想動,被柴峻強行抱上馬來看這石窟,遠看不覺得有什麼,近觀才發現這石窟的驚人之處。果然不虛此行!

“據說開鑿石窟時,把南山的樹都砍儘了,從山腳往上壘木材,一直壘到崖頂。再從上往下開鑿,一層一層的拆木材。當地有伐儘南山木,修起麥積崖一說。”柴峻解釋道。

“公主你看那邊!”知雨指著東邊崖壁叫道。

溫樂公主轉身,隻見崖壁上整整齊齊雕鑿了上下四層的小佛像,柴峻道:“那是千佛廊。西邊懸立的三尊大佛,分彆是佛祖、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離遠了看視角才好。”

“那大佛的眼珠是黑色的,被陽光一照,還閃閃發亮呢!”溫樂公主驚奇的發現。

“那是產自吐蕃的神眼黑曜石,是一種珍貴的琉璃,因在陽光下泛出七彩光芒,又叫彩虹眼黑曜石。”柴峻道,“我們這一路看來,許多佛像的眼珠便都是用這種材料做成的。”說到這,他忽然一頓,“不對……”

“怎麼了?”溫樂公主問道。

“我們看過的佛像,你可曾留意過眼部?”

溫樂公主想了想,恍然道:“並未見過你說的黑曜石,若是有的話我肯定早注意到了。我們看過的佛像的眼睛許多是被黃泥給封住了。我還以為這就是原先的樣子呢。”

“不是的。”柴峻的神色忽變得凝重起來,“一月前我去洛陽經過這裡時,佛像的眼珠還是好好的!”他方才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溫樂公主身上了,加之他之前遊過一次,這次便沒太留心觀察。上回是李申和諸葛軍師陪同他一起來的,這次跟來的強波,強波也是第一次近觀佛像。

“誰會做這樣的事?不怕遭報應?”溫樂公主心中泛起一陣惡寒,這世上竟然還有人敢摳佛眼!

“三尊大佛的眼珠還在,興許是懸壁取珠難度太大,未得手。”強波道,“可麥積山這一帶不是有官兵巡防嗎?誰會如此大膽?況且眼珠被摳的不止幾座佛像,而是幾百座,鬨出這麼大動靜,官兵應該早就發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