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難道是想去見那陸氏?(2 / 2)

“回稟皇上,是的,奴才額娘家在南方,不能時時與家人相見,奴才想著,讓額娘時常能吃到家鄉之物,寬慰思鄉之情。”

“好孩子,孝心可嘉。”

康熙拍拍阿克敦的肩膀,又問了阿克敦具體是愛新覺羅家哪一脈,家裡有什麼人。

阿克敦一一答了,簡單地介紹了家裡人和一些在朝廷比較得用的親戚,好讓康熙容易了解他這一脈具體有什麼人。

阿克敦的大伯,三叔自然不在得用之列,他們在人群沒聽到阿克敦提起自己,頓時不樂意了。

阿克敦的大伯不由開口:“我說侄子,你阿穆晉我就在這裡,怎麼不說說我怎麼疼你?”

一旁的三叔也附和:“是啊,是啊,也說說我。”

康熙聽了,不由皺眉,冷眼瞥了他們一眼,想了想,他記得他們還覬覦過陸微的鋪子。

連女人家的嫁妝也肖想,眼皮子淺的東西。

康熙看向達春:“達春,你四弟不在了,你便替你弟管管他這不孝子。”

阿克敦的大伯三叔,聽了康熙的話,嚇地跪下磕頭:“皇上恕罪!”

達春真頭疼他這兩侄子,簡直就是兩棒槌,皇上不問話,就敢插話,真是不要命了,他連忙告罪:“皇上息怒,奴才定好好管管他們。”

康熙淡淡點頭。

阿克敦見大伯和三叔不會再打斷他說話,便把寫著紅薯種植技巧,和紅薯的幾種吃法的冊子呈給康熙。

康熙看了,不由心情舒暢。

有了這些,紅薯便可以快速推廣。

“好孩子,正是因為你的孝心,才發現如此好物。”康熙想了想,道,“你也到該當差的年紀了,明天便到乾清宮當個禦前侍衛罷。”

阿克敦一聽,猛地抬頭,臉上滿是驚喜,而後立馬跪下謝恩:“謝主隆恩!”

阿克敦的大伯和三叔不敢說話,但心裡酸溜溜的,恨不得是自己的兒子當禦前侍衛。

八旗子弟哪個不想去禦前當侍衛,特彆是乾清宮的侍衛,天天在皇上跟前,升遷容易。

達春一臉欣慰,四弟這一脈總算有個出息的了。

各戶部官員看著半大小子模樣的阿克敦,心裡暗罵自家兒子沒出息,隻知道吃喝玩樂就罷了,孝心都比不上彆人,不求發現個高產糧食,博個好名聲也行啊。

談完了正事,康熙又問了阿克敦讀書,騎射之事,還考察了一番,聽到他還學了一些西學,不由好奇:“家裡給你請了西洋師傅?”

阿克敦老實道:“是奴才額娘教的。”

“你額娘?”陸微?康熙語帶疑惑與好奇。

阿克敦:“奴才額娘的外祖是廣東人,她在廣東住過一段時間,向洋人學習了一些西學,額娘見奴才感興趣,便教了奴才一些。”

康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笑著問阿克敦學了什麼樣的西學。

阿克敦想在康熙麵前表現,自然把所學都儘量展現出來。

康熙自己便有幾個洋人師傅,學了幾個感興趣的學科,他本覺得阿克敦對西學應該隻了解個大概。

沒想到,越聽,康熙便發現,阿克敦學得很是深入,並不是表麵了解。

就像阿克敦所說的物理,康熙也接觸過,阿克敦所說,康熙有的知道,有的便沒接觸過。

康熙問了阿克敦一些問題,聽了他的解釋,覺得有幾分道理,不像是為了出彩,胡編亂撰。

阿克敦似乎學了一個完整體係的知識,給他講這方麵的洋人師傅都沒他懂的沒那麼多。

一個學生尚能如此,可想而知,傳授阿克敦這些知識的師傅,水平定會比他更為深入。

康熙有些可惜沒有見到陸微,否則他可以跟她探討幾句。

問完了阿克敦話,康熙便與李尚書商議紅薯之事的章程。

康熙看了眼紅薯,對李尚書道:“既然紅薯是阿克敦專門為她額娘所種,便留下一些罷,也算成全阿克敦的一片孝心,餘下的,你尋人妥善保管。”

“奴才遵命。”李尚書領命。

阿克敦也連忙謝恩。

安排好事情,康熙便打算回宮了。

見康熙要走,阿克敦想到額娘的囑托,不由咬咬牙,對康熙道:“皇上,奴才家新開了一家食館,名叫鴛鴦火鍋,是新的菜式,如今快到用晚膳的時辰,不知皇上您是否有興趣嘗嘗新菜式?”

阿克敦話一出,眾臣不由得暗暗驚訝,這少年倒是膽大。

不遠處的達春不由滿是著急,皇上豈是他們這種小門小戶能請的。這阿克敦,才當了禦前侍衛就飄了,等下讓皇上覺的輕狂,撤了差事。

阿克敦一說出來就後悔了。

今天早上,額娘本來要跟他一起來莊子裡的,可是火鍋店前天開起來了,剛開業很是忙亂,額娘要去看著,便讓他一個人來了。

出門前,給了他一個任務,做完正事,便把戶部這些大人們請到火鍋店裡吃一頓,說是名人效應,好打廣告。

他剛想著天底下皇上最出名,名人效應肯定最好,一時隻想著皇上能去食館的好處,等說出來後才覺得不妥。

阿克敦心裡忐忑不安,等著康熙的反應。

康熙一聽,也是一愣,他第一次被彆人邀請用膳,一般都是他賜膳給大臣。

康熙覺得稀奇,也不急著回宮,便道:“鴛鴦火鍋?名字倒是有趣。那朕便去瞧瞧是什麼樣的新菜式。”

阿克敦聞言,大為驚喜,達春鬆了一口氣。

康熙對戶部官員道:“眾位愛卿隨朕一起罷。”

戶部眾人跟著李尚書乾了一上午的活,也餓了,還可以跟康熙一起用膳,高高興興地跟著出發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