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天,張和平帶著大兒子張北在9號彆墅北邊的工作室裡搗鼓新電腦。
“算了,我們還是住九龍塘好點,那邊學校多,方便請家教老師。”張和平拍了拍唐烈的肩膀,笑道:
“你們最好多留點現金,你爺爺回內地促進三來一補貿易了。到時候,若能在羅湖口岸北邊建廠,成本將節約一大半。”
他倒不是以退為進,而是想著後海這邊不行就算了,以後將爸媽接到深鎮去,在那邊住現代化的樓房,比首都這邊好多了。
齊主任沒回街道辦,帶著張和平沿著後海,向南走去。
“姑父,內地的形勢真的好轉了嗎?”唐烈擔憂道。
隻不過,王主任看了一下8號院後,就搖頭走了。
“那個田字格四合院太大,你一個人租不下來!關鍵是,裡麵的房子全租出去了。”齊主任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你們明天列個最新的電子元器件清單給我,寫好參數,我看看卡帶容量大小能否改進。”
既然齊主任不拿100個招工名額開玩笑,張和平就想跟他好好談談利益交換的事。
關鍵是,南邊空氣好!
翌日,齊主任找了王主任過來跟張和平溝通。
張家資產:
26號下午,張和平抵達首都後,休假在家的母親馬秀珍告訴他,齊主任答應幫忙將8號院換到張和平名下,但張和平要幫後海街道出主意,整兩個小作坊出來,安置街道上的無業遊民。
“政策上允許嗎?”張和平掃視著6、7、8號院的門前地盤,至少能往南占4米,馬路邊的人行道留2米就夠了。
兩人走了沒多久,來到8號院門外的後海岸邊,齊主任才再次開口,“彆嫌8號院小,隻要把門前這幾棵樹砍了,再把門前這塊地用磚圈起來,不比兩進院子小。”
因為,金門大廈的第二、三次交易,跟港島佳寧公司有關!
而這個佳寧公司的幕後老板,讓普通人明白了白手套、借殼上市、左袋買右袋等金融詞彙的真義,後人還爭相模仿他的套路!
這則新聞一出,港島房地產又活躍了。
“圈起來搞露天培訓?”張和平想著銀錠橋東麵的那些兩層樓,問道:“還是說,我可以自己出資建一棟二層小樓當教室?”
“那不行!”張和平瞬間失去了興趣,“要不,你把17號院整體租給我當培訓場地,以後有政策了,我再花錢買下17號院;沒政策,我就一直租。”
美中不足的是,港股沒什麼漲幅,金價跌到了150鎂元一盎司。
“前麵的醇親王府夠大,要不要落到你名下?”齊主任損了張和平一句。
“我看這個兩進院子大不大,嘿嘿!”張和平笑嘻嘻地下了樹。
“8號院太小了!”張和平對隔壁那個一進小院沒興趣。
晚飯過後,張和平騎自行車,帶了些禮品去看望老丈人唐明,得知他們的會議要開到3月份。
第二天一早,張和平為了房子的事,去了後海街道辦。
她是知道張和平有幾個孩子的,但不好跟齊主任明說。
等到3月1號開學,齊主任就放棄了8號院,而是順著張和平說的,開始尋找培訓場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