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元旦就能回去,辦公室裡幫著裝茶葉的同學全跑了,要去給沒在場的同學分享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張和平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欣喜不已,笑道:“場長,你把我支走,這茶葉禮盒還是得送。咱們不求上麵多分幾個知青,隻求他們彆分初中生給我們。”
“聽你的,我豁出這張老臉,也要把這些茶葉禮盒送出去。”
“場長,這次讓我們回去多久?”
“3個月!城裡領導的意思是,1月放假前去宣傳一下,3月開校後再去宣傳一下。”
……
之後兩天,張和平把刀場長未來3個月的日程簡單規劃了一下,然後寫了一套公文模板,讓6個秘書學習公文寫作。
他卻不知道,他去年還搞出了一條人命!
“舒服!”老張還沒站起來,就提前給予了肯定,心中挺感動,卻礙於父親的威嚴,沒有過多表示。
張和平說話的時候,將行李包中的橡膠套都拿了出來,“周叔和唐叔的橡膠套,你抽空給他們送過去一下,提醒他們,這玩意不能用開水燙,彆直接放在土炕上。”
除此之外,就沒啥需要安排了。
“你們看,還有什麼要問的?”
張和平笑道:“我這次提前回來,就是來宣傳版納的,想讓更多的年輕人過去當知青,隻能撿好的說。我給你的建議,要麼儘快嫁人,要麼去馬家屯插隊,其他地方彆去。”
張和平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後海北岸7號小院,跟屋裡正在帶孫子的老張打了聲招呼,就放下了兩條裝香蕉、菠蘿的麻袋,還有裝槍彈、銀針等物的行李包,以及癟了一大半的戰術背包。
“我給你和周叔、唐叔各做了兩副橡膠套,要是不舒服,或者有什麼問題,你得跟我說,我回版納了,好給你們重新做。”
張和平跟櫃台後賣車票的二姐夫張勇打了聲招呼,就跟一群拖著麻袋,穿著軍大衣的同學們,出了首都站,坐三輪車各回各家了。
“現在不能考大學了!”常老三常利插了一句。
“走兩步,看看這樣會不會舒服點。”張和平說著,從老張手中接走1歲半的大侄子張逸,然後就想起了老婆唐欣和兩個孩子。
等到下班後,馬秀珍騎著二八大杠回來,在路邊看見自家煙囪在冒煙,正奇怪老張在廚房乾嘛時,卻不料兒子張和平回來了,然後就見她一直跟在張和平身後,問這問那的。
“這下鄉的本質,是安置待業畢業生,這個你們得清楚。”張和平抱著半歲的表侄兒周曉鵬,耐心說道:
因此,一幫同學都有往家裡寄版納土特產,張和平家裡也收到過很多次。
隻不過,張家現在有常家、周家兩個親家,還有王主任和街道辦同事的關係要維護,所以分攤下來就少了,嘗個鮮。
因為缺肉,狗來福都被姥爺馬常明帶去了鄉下。
張和平見兩邊親戚動容,繼續說道:“如果沒有特殊機遇,比如當兵、上大學……”
接著,張和平去看了一眼空蕩蕩的廚房屋頂,然後提了一條麻袋,帶著釣魚工具,去門外海子鑿冰釣魚去了
他們這幫同學的錢,是合在一起用的。
……
之前在總場開年終會,已經把明年的大部分事務都安排好了,隻等新一年的生產指標下來,然後拆分到各科室、各廠、各分部農場、各分場去,最後再按周、按月考量。
常父常國興看著三兒子,皺眉不悅道:“彆插話,聽你和平哥說完。”
1969年1月1號,周三,風和日麗。
常父常國興皺眉問道:“和平,你們農場能不能挑選知青?”
“弟,除了當兵、上大學,還有什麼方法離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