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青當然不指望從孩子們口中聽到答案,很快她就接著說:“我們北山縣是一個新縣,它比你們在座的各位都要年輕。
隻看咱們涼州,除北山縣外,其他幾縣存在了多少年?
上百年,不論給它們是否經曆過戰亂,至少一直存在,那片土地上一直有人經營。
但是北山縣不同。
永興十四年除夕的前一夜,我帶著二百多人的流民,從楊門縣城門往北出發,麵對的是一片荒野,上麵隻有兩軍交戰留下的痕跡。
等到北山城牆建成後,才真正有了北山縣。
到今天永興十六年四月,這才多久?
我們是徹徹底底的從無到有,你們所看到的屋舍、良田,那是你們的父母一塊塊磚壘上去、一寸寸土翻過來的。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北山縣從荒野,變成如今的摸樣,似乎已經很了不起了,是不是?”
下麵有孩子點頭。
孟長青卻說,“不夠,還遠遠不夠!咱們北山縣在彆處人眼中是什麼模樣?這點不需要問彆人,就問問在座今年才搬過來的孩子,你們在來北山縣之前,對北山縣是什麼看法?
窮吧?危險吧?在原來的地方如果能活得下去,怎麼樣也不願意來北山縣吧?
我又要問,你們情願就這樣窮下去嗎?情願將來考出去,卻有個讓自己丟臉的家鄉嗎?”
“不情願!”連站在屋外的人都在跟著喊。
“好。正因為知道你們不情願,所以衙門開辦了這間學堂。”孟長青說,“現在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比人家窮。
想想我們與其他縣有幾百年的差距,若不拚命追趕,豈不一直落於人後?”
“想你們當中有人又要問了,如何追趕呢?窮和學堂之間又有何聯係呢?”孟長青自問自答,“當然有聯係,設想一下,現在你們的父母跟其他縣的父母都不認字,他們所有的做事經驗,都是靠祖輩流傳,和旁人教授。
但等幾年過去,那時候你們成年了,你們認識字,假如你們想做一件事,卻不知道如何去做,你們會怎麼辦?你們可以問長輩,也可以請教身邊的人,但不巧他們都不會,他們也沒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你們還可以從書本中找到辦法。
同樣一件事,外縣的孩子也是問遍了身邊的人找不到答案,他能怎麼辦?他又不識字,書本幫不到他,那他隻能放棄。
這就是縣衙開設學堂的目的,不是要你們一個個的都去科考中狀元。
是本上的內容,有能力去增長自己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