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製造速度太慢,購買機器人技術(2 / 2)

陸恒準備開掛,直接從係統商城購買。

將他需要的各種參數全都輸入係統商城,直接搜索一款成品。

到時候靠著腦機頭盔傳輸技術,機器人係統都不需要陸恒單獨設計。

代碼傳輸到現實世界直接就能使用。

陸恒當天便返回恒創總部,造船廠這邊不需要他參與後續工作,任何改進造船廠的工程師團隊就能解決。

目前造船廠的工程師團隊,全都是華國最優秀的工程師。

他們還得到了有關部門全力支持。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全華國所有官方研究所大學,都是他們的後盾。

頂尖科學家,通過審核,都在參與這個項目。

陸恒已經解決最困難的材料問題,還有巨艦2000設計圖紙,不可能完不成任務。

他們目前要做的就是不停優化過程,加快建造速度!

反正不管設計出什麼機器,新設備,最後都是靠人力來使用,而陸恒回深市總部,做的就是研發一款類人機器人。

隻要人能做的操作,到時候機器人都能做。

還能做的更好。

到了沙漠,陸恒帶著機器人過去,把工人替換,製造速度就能飆升起來。

回到深市陸恒回家休息一天,陪孩子陪家人。

第二天才回到公司開始機器人設計。

他查看了一下目前擁有多少提現資金,上次消耗完提現資金又過去一個月左右,恒創集團工人,還有打工軟件員工每天都在增加。

每日返利也到了極為誇張的地步。

陸恒當前可用提現資金達到5000億,算上不久前購買飛艇技術花費的幾千億,一個月至少八千到九千億返利!

機器人技術,陸恒打算用5000億提現資金購買。

搜索技術就設定條件,儘量符合類人機器人滿足建造巨艦2000需求,還有未來操控巨艦2000,並且佩戴武器成為戰鬥機器人。

五千億提現資金,算上打折卡,他其實能夠買價值1萬億的機器人技術。

這麼長時間,每月都能刷新商城購買打折卡,陸恒遇到都會購買,也積累下不少打折卡。

這次打算動用五折卡。

陸恒便擁有1萬億購買額度。

三折卡陸恒一直沒用,準備存著將來說不定要購買幾十萬億,百萬億的技術。

很快所有條件設置完畢,係統商城刷新出大量機器人技術。

有全金屬結構的機器人、克隆技術和機器結合的仿生機器人、全仿真材料的機器人等等。

全金屬結構,就類似終結者金屬狀態那樣的機器人,而仿真材料機器人,有點類似普羅米修斯電影,外表看起來和真人類似,但內部有各種金屬材料導線芯片,是化學生物學和材料學的結合。

查看簡略介紹,對比各種參數,最終陸恒還是選擇全金屬結構的機器人。

因為仿真機器人也許是仿真材料耗費了太多提現資金,整體性能完全比不上全金屬結構機器人。

細微控製差不多的情況下,全金屬結構的負重能力領先好幾倍。

而且強度弱了很多,全金屬結構外殼都是金屬,很適合將來成為戰鬥型機器人,而仿真結構外表是皮膚,又不是能抗子彈的仿真皮膚,有點華而不實。

終究還是1萬億資金限製太大,仿真機器人不夠先進。

等將來虛擬現實宇宙融入現實,大量人類都上傳意識,到時候可以考慮購買高級彆的仿真機器人技術...。

“購買全金屬機器人技術。”陸恒心中默念。

很快一萬億提現資金消耗,陸恒的腦海裡也出現了金屬結構人形機器人技術大禮包。

搜索條件包含了當前陸恒掌握的技術能夠製造,技術大禮包的所有內容,並沒有超標的技術。

全新的芯片設計,靠著目前十幾納米光刻機能夠製造。

竟然還不是量子芯片,而是常規芯片...。

不過量子芯片,目前陸恒也隻用在了量子衛星上,都是為了將來機械飛升,他本人首先上傳意識到量子衛星當中。

陸恒掌握多種量子芯片技術,可以說第一代到第幾十代後的機械飛升量子芯片技術都在他的腦海裡。

因為這是當初獲得“機械飛升”技術大禮包包含的相關技術。

先進的量子芯片,陸恒目前都造不出來,機械飛升技術大禮包,可沒有設定很多關鍵詞條,製造新進量子芯片的技術就沒有包含在內。

好在低級彆的量子芯片,陸恒目前掌握的技術就能製造,隻需要改造一台光刻機...。

傳統芯片和低級的機械飛升量子芯片是兩種類型。

陸恒也沒辦法重新設計一種機器人使用的量子芯片,重新設計意味著機器人控製係統都要修改,有現成的可用,陸恒直接拿來主義了。

除了芯片,最關鍵的是各種傳感器,還有機器人係統,新型電機等等。

倒是能源陸恒感覺比他研發的固態電池還差。

因為陸恒購買的電池技術,能夠做到能量密度500wh\/kg,機器人技術大禮包的電池,才做到300wh\/kg。

陸恒選擇用自己的電池技術。

這套技術大禮包,陸恒如今掌握的技術深度,有很多可以優化地方。

比如外殼塗抹發電薄膜,安裝小型激光武器、佩戴小型蜂巢增加戰鬥力等等。

陸恒打算根據現有機器人技術,重新再設計升級一下機器人,新設計的機器人屬於戰鬥型號,到時候多掛載一些配件。

反正負重能力足夠,在不影響行動能力的情況下,裝載更多模塊更好。

消化完全部技術後,陸恒心中感慨道:“人類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了,1萬億購買的技術,除了大腦思維方麵,行動能力上,完全碾壓了人類...。”

“任何人類能夠控製的精微操作,包括複雜的外科手術,通過大數據訓練模擬,都能靠著機器人操作機器手完成,感官傳感器,連人體能感受的觸覺都能模擬,還有人類察覺不到的溫度、濕度、聲音精細數據...。”

“味覺也有相應傳感器!”

“廚師、醫生、老師、工廠工人、建築工人、駕駛員...,似乎除了科學家、畫家、音樂家等等創造性工種,其他都可替代!”

給陸恒的感覺,這完全是百萬億才能購買的技術,結果現在1萬億就買到了。

市場前景來說,百萬億毫不誇張。

陸恒發現以前計算技術的模型有錯誤,很可能技術價格,其實是和人類文明發展速度掛鉤,比如這種機器人技術,可能二三十年就能正常突破。

而可控核聚變、宇宙飛船等等技術,需要上百年甚至更久才能實現,提前時間越多,價格也就越貴...。

當然也可能是有不同權重,多種因素影響技術的價格。

這對陸恒來說都無所謂,知道價格計算體係對他而言沒什麼作用,反正明碼標價,能買到就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