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機器人工廠複製中(1 / 2)

恒創集團研發部又成立了一個新的項目組,通過人工智能,定向在打工軟件注冊的用戶發出邀請函。

醫生、教師、廚師、理發師、化妝師...,各行各業專業人員都受到邀請。

受到邀請最多的還是專業工程師。

很快項目組人員達到十萬以上,恒創總部大部分辦公室都啟用了。

陸恒天天待在辦公室,頭上佩戴腦機頭盔,在虛擬會議室召開一個又一個會議。

隨著技術發展,陸恒已經不需要在現實世界到處跑傳達自己的指令,機器人項目組涉及十萬人以上的超級研發團隊,都隻需要通過網絡來分配任務。

先敲定某個獨立項目負責人,打工軟件上邀請參與的員工直接並入相關小組。

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分配相應的工作。

陸恒雖然還沒有機械飛升沒有融合AI,但現在做的事,就和已經融合AI機械飛升類似。

他同時管理數萬億科研經費,將近200萬腦力工作者。

不能稱之為科學家,因為很多項目組的研發人員,不一定是科研相關的專家。

拿理發師舉例,陸恒就從打工軟件上篩選出華國最優秀的理發師,他們的能力隻體現在理發領域,這些人參與機器人項目組,最大作用就是將他們的理念想法平時工作內容,在虛擬世界重現。

將現實數據變成虛擬數據。

當然如果以前就拍攝工作視頻,這些數據也可以調用。

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提取視頻內的數據,最後轉換成機器人可用的操作數據。

陸恒成立了一個核心機器人項目組,他們的任務便是將陸恒腦海裡的機器人在現實實現。

一切都是通過係統“催眠”,研發小組的人還以為自己被調動情緒激發靈感,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研發出了最先進的機器人。

當他們研發出基礎版類人機器人後,這些機器人便能輸入各行各業數據。

讓機器人完美替代人類工作。

廚師的各種炒菜配方,醫生手術記錄,理發師的各種造型設計,教師的教學內容,全部轉化成機器人能夠學習的數據。

在外界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恒創集團已經開始改變各行各業。

當機器人項目徹底公開,將有無數產業受到影響,他們的工作都可以被機器人替代!

隻不過陸恒沒打算現在就公開,他希望平穩過渡。

首先要考慮現實世界的人被機器人替代後,他們的收入來源...。

當然陸恒研發機器人的初衷,隻不過是想要加快巨艦2000的建造速度。

機器人技術改變其他產業,這也是大勢所趨,陸恒不可能忽視技術革命,故意壓著機器人產業發展,不讓他們取代其他產業工種。

在陸恒看來,機器人既然已經誕生,很多工作不可避免會被替代,那就順其自然,主動迎合。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讓員工有新的工作賺錢。

這一切陸恒都打算等到今年六月,巨艦2000全球巡航時公開。

不知不覺間已經有太多工作需要陸恒完成,機器人項目組涉及數十個產業,六月公開。

巨艦2000,數百艘航母全球航行,六月啟動。

因為工作被機器人替代,六月肯定要想辦法解決員工工作問題,唯一蓄水池,就在虛擬現實世界!

陸恒正在考慮是否打造一個全球化的虛擬世界網遊,暫時過渡一下,讓財富流轉。

研發虛擬現實遊戲的時間,壓根不是問題。

隻要陸恒想,他可以從係統商城購買虛擬現實世界第一款遊戲...。

都是代碼,陸恒購買後,從大腦內提取內容,壓根不需要遊戲設計師參與。

當然這隻是第一款虛擬現實世界遊戲這麼做,算是給地球文明的人打個樣,更多虛擬現實遊戲就不需要陸恒購買代碼了。

陸恒已經提前花了好幾億設定條件,知曉第一款虛擬現實遊戲購買大概是什麼情況。

這是一款星際探索類遊戲,升級空間很大,陸恒可以花幾千億購買初級版本,陸恒甚至覺得這款遊戲藏著星空的很多秘密。

也許是高等文明的研發成果,高等文明通過星際探索虛擬遊戲,讓文明的智慧生命了解宇宙。

遊戲內的很多內容,在現實世界可能真實存在,這是一款蘊藏許多真實的遊戲...。

在探索遊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很多知識,在遊戲中攀科技樹,接觸不同文明,沒有玄幻的內容。

舉個例子,也許遊戲裡的宇宙飛船,能夠帶給現實世界的宇宙飛船靈感,技術細節甚至都可以從遊戲裡麵挖掘。

陸恒已經決定就購買這款升級空間很大的遊戲,挖掘出的技術,肯定可以改變地球文明,靠著陸恒一個人的力量攀科技樹速度太慢,全人類一起效果又不一樣了。

六月就又多了一項工作,打造超級服務器,開放全球第一款虛擬現實遊戲。

同時虛擬現實世界引擎也要上線,到時候還要進行現實和虛擬數據複刻轉換,這是去年陸恒提出的項目,這個項目也會帶來很多新的工作崗位。

當然還有醞釀一年的活體冷凍技術。

在六月這項技術也可以推出了,這隻是機械飛升的項目分支,在數十萬上百萬科學家幫助下,在係統的催眠中,不會出現項目延期的情況。

陸恒親自參與的項目也就這幾個,恒創之前的項目比如新一代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電腦等等,那都不是陸恒操心,他可以當甩手掌櫃,其他高管和研發人員會負責新一代技術。

時間轉眼來到四月,機器人基礎機器人終於研發成功。

與此同時相關工廠也建立十幾個,在實驗室敲定基礎機器人設計方案的同時,各大工廠開始生產各種機器人零配件。

第一批機器人將用在生產線上,沒有那麼多熟練員工生產機器人,那就靠著最初的幾家機器人工廠收集到的員工工作數據,輸入到新生產的機器人內,讓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整個過程沒有受到外界乾擾,這些工作也在嚴格保密中進行。

沒有受到輿論壓力。

陸恒也借助巨艦2000項目為由,實現了機器人製造機器人工廠建設。

未來這項技術會在科學家的不停研發中,持續更新換代,最終的大目標是徹底取代人類乾預,研發出全自動機器人工廠,甚至將工廠整合在一艘巨艦2000飛艇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