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產婦也怨恨自己不爭氣:“不如叫我死,換了他活!
她已快三十歲了,可張家到現在還沒兒子。
紀明遙切下一片參,放在產婦嘴裡。
“好生養著,彆怨自己。
她說:“養好身體,還能再生一個
。你遲早會如願的。”
她說:“我留些東西叫你家人做給你吃。”
她側臉看張家的婆母。
張家婆婆渾身寒毛直豎。
她不敢再哭也不敢再抱怨隻忙磕頭謝恩:“多謝淑人賞賜!小的必定全做給她吃不敢偷嘴!多謝淑人菩薩心腸救她一命!”
“我的話你要記住更要讓你丈夫和兒子記住!”紀明遙沒叫她起身“我送她的東西決不許旁人貪去!誰敢少她一口我叫人還上十倍!”
張家婆婆更是隻有連聲答應的份。
得到姑娘示意桑葉將她扶起。
“雨不見小姑娘快回去吧。”天冬勸道“也怕大人有話送回來。”
紀明遙平靜地離開了張家。
城內已經有了寸許積水。
她沒回自家去了縣衙。
薑孺人一身青衣坐在公堂指揮衙役們預防洪災。
“你忙不必見禮不用管我。”紀明遙入內便說“我坐坐就走。”
“淑人快喝杯熱茶。”薑孺人仍然起身。
她親手倒了杯薑茶遞上:“雨急風寒淑人小心著涼。”
“多謝你。”紀明遙笑“我心裡本靜不下看見你就鬆快了。”
“那真是我之幸。”薑孺人也笑“我見了淑人知道中澤還有淑人和崔大人心裡也安靜不少。”
紀明遙飲儘了薑茶。
“幸好前幾日趁天晴搶收了小麥不然真是要顆粒無收了。”她仍握住茶杯“現在應沒有百姓再怪你——”
“可我寧願沒有這場雨。”薑孺人歎。
紀明遙抿唇點了點頭。
“我回去了你忙吧。”她放下茶杯“有事隻管讓人找我。”
“必不會與淑人客氣!”薑孺人忙道。
紀明遙不要她送自己走出大堂。
雨聲不停人聲間雜。燈火煌煌雷電暴烈。
這是隻有活著才能看到的人間景象。
回到家
“二爺叫我告訴奶奶他要趕去廣陽可能過幾日才回請奶奶不要掛念安心在家!”他趕著回話。
“我知道了。”紀明遙隻問“都有誰跟去?”
“除我之外都跟二爺去了!”觀言忙道“二爺把我留給奶奶使喚!”
“那你先去歇著吧吃了飯睡一覺。”紀明遙說“等吩咐再來。”
現在叫觀言去趕上崔玨太
危險了。不可。
“是!觀言低頭領命。
……
紀明遙重新入睡,睡得不算安穩。幾次驚醒,都覺心悸。
她索性起身。
睜眼,窗外依舊昏暗無光,隻有雨水激蕩在天地。
在這樣的天氣裡趕往一百一十裡外的廣陽,是否會遇到危險。
紀明遙下床,坐在窗邊。
伴著雷雨的轟鳴,她拿起中澤縣誌,繼續翻閱。-
京城卻已雨勢漸緩。
紀明達雖早發動了近一個月,卻幸而胎位還算正。她又素昔身體強健,孕中保養得宜,體力充足,生了整整一天一夜,在四月二十五日亥初三刻,平安生下一個男孩。
孩子重五斤八兩、全須全尾、哭聲洪亮。①
用上了參,沒用上產鉗。
產婆仆婦們來來往往替紀明達擦拭身體,更換被褥。溫夫人不管外孫,隻欣喜摸著女兒的臉,一聲又一聲說:“太好了,太好了。
明達沒事,真是太好了!
紀明達看著孩子笑。
這是她懷胎九月生下的孩子,是她的親骨肉。
她有孩子了。
她會好好養這個孩子長大、成材。溫家敗落了也不要緊。安國公府還在。隻要這個孩子自己願意上進、出息,她會想儘一切辦法,幫他達成誌向,重振家族、光耀門楣、功成名就。
她能做到。
這是她的孩子。哪怕有溫從陽一半的血,也必會繼承她的一切,不會辜負了她!
從今往後,他們母子,就是彼此的依靠了。
溫夫人一直守到女兒睡下。
天已四更。安國公得知“母子平安,便已回房安眠。徐老夫人看過孫女和重外孫,也已回安慶堂歇息。
隻有紀明遠還等在廊下。
徐婉不在。
溫夫人聽見徐婉想留下陪伴,被明遠兩句話勸了回去。
不管徐婉如何勾纏,明遠能堅守住就好。
走向兒子,她欣慰說:“你也快去睡吧。雖不能出門,明日也彆起得太晚,懈怠了功課。
“是。紀明遠先恭聲應下,又問,“大姐姐一切都好嗎?
“一切都好!
“太太守了一日一夜,快請安歇,我自己回去便是。紀明遠忙道。
溫夫人便目送兒子離開啟榮院。
她吩咐下人:“宵禁一過,就派人去溫宅送喜信!告
訴親家太太和老太太大姑奶奶才生產孩子也小實不好挪動洗三隻好就在安國府辦。等大姑奶奶出了月子便送她回去滿月禮還是要溫家辦才合正理。”
孩子已經平安生下還是男兒嫂子和從陽應不會再提和離。
家裡雖沒了爵位到底不算一敗塗地。隻要從陽願意和明達好生經營日子不會太差。
隻是從國公府的奶奶成了五品捐官家的女眷如此落差明達可真能承受得住?
畢竟為保她的孩子這四五個月她住在娘家過的仍是國公府大姑奶奶金尊玉貴的日子。
雖然心裡擔憂可溫夫人著實累極不能再多思索便回房歇下。
入睡之前她又想到:
娘已纏綿病榻幾個月等聽見明達生下重孫子的好消息是不是就能好些?
……
溫宅。
晨光方明安國公府的管家已匆忙趕至滿麵堆笑報了喜信!
大姑奶奶給溫家留後了!
但得了親孫子的何夫人與得了親兒子的溫從陽二人麵上卻不見多少歡喜。
“可算是生出來了。”何夫人疲憊道“既是母子平安你回去告訴你們太太:老太太不行了。大夫說也就在這幾日。請你們太太自己想法子出來送送吧。”
到底是母女幾十年。
雖然老太太成日罵天罵地罵紀淑人罵崔家罵沈家又罵張家罵了住的屋子又罵吃的飯無所不罵鬨得家裡雞犬不寧可人都要死了也彆計較太多還是讓她見親女兒一麵的好。
管家見了鬼一樣回去傳了話。
驟聞噩耗大喜大悲溫夫人險些背過氣。
等回神她先叫把消息瞞住女兒便向大門來求禁軍。
禁軍不肯放行她便回房寫奏章陳情求陛下和皇後娘娘開恩許她出門見母親最後一麵。不然她雖死難以心安!
奏章遞到了劉皇後案前。
看完她一歎又一笑。
“母女天性生離死彆是不應阻攔。”她命女官
不忠之人死有餘辜!
女官聽命而去。
溫夫人麵色慘白上了車。
女官傳旨並未瞞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