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竹文化展覽
細雨綿綿的清明節後,浙省各地的桃花都陸續進入了絢爛的花季。
第一界浙省竹文化展覽會便在一片草長鶯飛桃花豔的景色中召開了。
雖然以林悅的眼光來看,這一個展覽會的不論是規模還是場地布置和宣傳,都遠遠無法和她參加過的展覽會相比,但要知道,如今還不過是九十年代初,各方麵條件都還有極大的限製,就好比未來隨便一個小超市開業活動都會有的xs展架、大幅噴繪廣告等等,現在都還不是隨便找家廣告公司就能做的。
所以總的來說,能搞成這樣也就已經很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現在老百姓樸實,廣告也樸實,哪怕隻是印刷一些小冊子登個報紙,就已經有很大的宣傳效果了。
而且林悅一開始就跟趙智堯要求把展品分區域,普通竹生活用品、竹家具、竹工藝品、竹食品以及竹建
築用品等,每一個都要單獨成為一個展區,最終呈現出來的場景,看起來還是相當清爽又有序的。
當然,既然是展覽,最重要的自然是要展現平時老百姓並不太接觸,甚至都沒見過甚至都沒聽過的竹製品,以及做的格外精致的物件。
所以,像竹籃、竹篩、竹蒸籠、竹床、竹椅等又占地又常見的物什就擺在了最外頭的院子裡,竹雕、竹扇還有趣味竹編等工藝品就進了屋,至於竹燈籠、竹席等懸掛之物,就半作為裝飾,半為實用地穿插點綴在整片展覽區中。
當然,身為主辦方,真正的重點自然是林家的竹筒酒,並且場地不受限製,無論哪個展區都能隨意安插,幾乎處處都能看到,並且還能品嘗到美味的竹筒酒。
雖然考慮到到時候觀展的人會很多,倘若每人直接免費試喝一筒怕是不知會耗費多少竹筒酒,所以隻用小竹筒做了兩小口的試用裝,但用來嘗嘗味道倒是夠了。
此外,既是宣傳竹文化,這中間自然少不了各種描寫竹子的詩句。
展覽館的大門處便貼了一副對聯:未出土時便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
此外,除了其中一個展廳裡和元書紙一起展覽著的各種和竹子有關的書畫外,還有很多梁柱門旁貼著許多對聯詩句。
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等較為應景的,又有“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等等讀來便覺得有一縷縷小美好似春風般縈繞的美好詩詞。
這些書法,多是出自行家之手,也有林兆文和趙智堯的親筆,林悅也寫了其中兩句湊湊熱鬨,並且繪了一幅山竹圖,背景正是以望京村的八頭山為模版。
因為天公作美,展區中還放置了許多竹床、竹椅、竹凳等家具,既是展覽,也可供遊客暫時休息。還有那專門竹樂的廠家,自然少不了要趁機吹奏一番來給
自己做宣傳。
一圈下來,老百姓們不但長了見識,喝了美酒,視聽之上也皆是享受。
最重要的是,這個展覽還是免費的,不用門票。
因而展覽第一天,展區裡頭就幾乎人滿為患。
等到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再加上蘇晴麗所在的報社有心地宣傳,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就更是人頭攢動,光是維持秩序一項就累的趙智堯連喝水的功夫都沒有。
最熱鬨的是最後一天,因為到了這一天,所有的展品都會直接傾銷掉,不再帶回去,加上價格又實惠,熱情的杭城百姓們簡直像是撿到了大便宜似的,幾乎是爭搶著購買。就連林悅的那副字和那幅畫也都有人買走了,還出了個不低的價格,要是按時下行情算,林悅都能勉強算是小書法家了。
隻是,當時是誰買走的,林悅卻不曾見。
展商們見此情況,不由地又是快樂又是痛。
快樂的是這一趟沒有白來,且不管以後宣傳效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