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被他的故事給怔住了。
林義軍最擅長和人打交道,聞言立刻就安慰起張竹根來,勸他把心放寬一些,說也許他父母的病沒有那麼嚴重,等他回到家裡反而可能還好點了之類的話。又說人生都是先苦後甜的,張竹根前半輩子既然吃了這麼多苦,好日子肯定也快要到了等等。
林培國不善言辭,隻是見他說了這麼多話,又吃了乾乾的茶葉蛋和火腿腸,便默不作聲地把自己的水壺送了過去。
張竹根很是感激地謝過了眾人,但一時之間,情緒還是十分地低落。
對於他的經曆,林悅也很是唏噓。
雖然她現在父母俱全,雙親皆在,而且都健健康康的,但曾經曆過的那一世的痛苦卻從來不曾真正遺忘,所以,她很能理解張竹根的心情。何況由於戀人的死,張竹根心中還背負著巨大的愧疚感,以致至今仍孤身一人,也算是個癡情者了。
林悅自認不是個濫用同情心的人,但對於有情有義
的人,她還是願意伸一把手的。何況從張竹根剛才的敘述中,她還很清楚地發現了一個商機,那就是:竹筒酒。
不過她前世當記者時所知的竹筒酒,跟張竹根說的竹筒酒,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張竹根的竹筒酒,是直接將煮熟的大米、小麥或者高粱拌上藥酒再裝進竹筒裡密封醞釀數天即可成熟。
而她所知的竹筒酒也可以稱之為鮮竹酒,卻是直接將已釀好的酒液注入幼竹之中,利用竹子的自然生長發育來醞釀盛世佳釀。其營養、藥理、口味等等效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而且也更健康、更甘美。
這種可以說是種出來的,被稱之為“會呼吸的、有生命的酒”的鮮竹酒,具體是誰先發明的,她已經不記得了。隻記得最後所有的技術都真正成熟時應該已經是二十一世紀的事了。全麵麵世之後,更是一度引起全國各地的效仿,品牌紛雜的很。
不過對於從競爭年代過來的林悅來說,一種酒多種品牌這完全不是問題,畢竟白酒黃酒啤酒不也是每種酒類都有無數的牌子嗎?那些質量過關宣傳做得好,不照樣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所以與其擔心彆人模仿
,不如搶得先機,先樹立一個品牌的概念,讓全國人都知道這個牌子,並且隻認這個牌子。
現在,機會來了!
不過,雖然有這麼一個念頭,但林悅卻沒有馬上行動,而是又觀察了張竹根幾個小時,感覺這人並不像心機深重之輩,這才把父親叫到車廂連接處商量了自己的想法。
聽女兒說想用資助的方式來招攬這位張竹根進一步研究竹筒酒,林丙清想起了望京村也有不少竹林,尤其是小姨子家那邊更是小竹鄉,便覺得這確實也是個掙錢的門道,便問女兒打算投資多少。
林悅低聲道:“現在我還隻是有個想法而已,具體的,還是得親自去他們那邊考察一下。”
林丙清點點頭:“是該慎重些。”
林悅又道:“不過,爸爸,我看他身上應該不寬裕,要不,我們支持他一點?”
林丙清再次點頭:“你說給多少?”
所謂升米恩鬥米仇,林悅可不想現在太大方了反而給將來惹麻煩,想了想,便道:“先給兩百吧,彆不要當麵,等回頭他要下車時再偷偷地給,免得推來推
去的。”
林丙清想也不想地就答應了。
之後父女倆依舊若無其事地回到座位,由林丙清和張竹根有一搭沒一搭的地繼續聊天。
入夜之後,林義軍和林培國先睡到座位底下,林義軍一人躺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