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是閩省西部的寧化縣人,姓張,名叫竹根,今年已二十九歲了。
張竹根老家在武夷山東麓的一個小山村裡,由於家鄉交通不便,土地稀少,整個村子都很貧困。張竹根家裡又有兄弟姐妹七個,所以日子更是過得艱難,隻正經地上了一年小學,些許認識幾個字,十二歲就跟隨一個村裡人去縣裡一個小酒廠當打雜學徒,指望著將來能學個一技之長好養活自己。
沒想到什麼臟活累活都做的辛苦熬了五年,才剛剛有些入門,小酒廠就因為出了一起意外的爆炸事故而倒閉了。才十七歲的張竹根不得不重找出路,可十年前的大社會環境還遠比不上今天,就連一個壯漢都很不容易找到工作,何況是才十七歲的張竹根呢?
張竹根想回家,可家裡頭更窮,他不能回去給父母再增加負擔,就開始了四處漂泊大半時間都在風餐露宿的日子。後來他想著既然已經開始學釀酒,就得好好再學下去,免得那五年的時間白熬了,就到處找酒廠繼續打零工,同時努力地尋找各種學習機會。又辛苦了幾年後,他總算讓自己有了小學畢業的文化程度
,並終於在離家後的第九個年頭當上了釀酒師父,第一次有了穩定的工資。
此時張竹根已經二十二歲了,為了幫助家裡擺脫貧困,他除了留下一點勉強夠自己生活的生活費後,其他的都彙往老家。兩年後,有一個新來酒廠打工的女孩喜歡上了他,他也喜歡那女孩,可女孩的父親非要他拿出三百塊的彩禮錢才肯把女孩嫁給他。
為了照顧家裡,張竹根平時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積蓄,一時間哪裡拿得出這筆巨款!
女孩的父親是個很勢力的人,為了能把女兒賣上更高的加錢,竟然半騙半強迫地就女孩遠嫁給一個鰥夫。兩個月後,女孩逃了回來,求他帶自己私奔。
可張竹根一來舍不得來之不易的工作,同時也怕離開了這裡會再度陷入三餐不繼的窘況中,而且女孩畢竟已經是有夫之婦了,道德上他也做不到,所以就是心裡再心疼,最終還是狠心拒絕了。
可他實在沒有想到,女孩被拒絕之後,竟然第二天就跳河自殺了。
等到屍體被撈上來,事情傳開,他才知道女孩當時去找他時是何等的心境。
原來女孩從嫁過去的第一天就由於不情願而被暴力
成性的丈夫不斷地家暴,以至後來除了一張臉,渾身上下幾乎已沒有一處好皮肉。偏偏女孩的父親非但不理睬女兒的求助,不替女兒出頭,反而還親自把她綁了送回去,說她既然已經嫁了人,那死活都是夫家的事,他管不著也不想管。
女孩隻能把最後一線希望寄托在了張竹根身上。
可偏生也不知為什麼,她當時說了很多哀求張竹根的話,說自己很不幸福,說自己始終隻愛張竹根一人,隻想跟張竹根在一起,哪怕到處討飯都心甘情願,卻始終不肯說出被丈夫虐待這個最最重要的關鍵點,也令得張竹根抱憾終身。
然而,事情並沒有因為女孩的死亡而結束。
由於有人看見過女孩在死前曾經來找過張竹根,女孩的父親和丈夫都將女孩的死因歸納到了張竹根的身上,說人是他殺的,而把他告到了派出所裡。
事情很快就鬨的沸沸揚揚,最後雖然由於女孩的父親和丈夫的品行問題,沒有造成冤案,但張竹根也再無法再那個傷心地呆下去,重新開始了漂泊的生活,以此來懲罰自己為什麼那個時候竟然一點都沒發現女孩已心存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