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看那裡有家包子鋪,我們去那裡吃早飯吧?”林悅的肚子一下子就叫了起來,感覺自己饞的慌。
“好,我們去吃包子。”
父女倆跑到賣包子豆漿油條的鋪子前,卻發現旁邊還有一個小鋪子一個爐子裡正燉著什麼湯,香噴噴的。另一個爐子的平鐵鍋上,一個老婦人正用類似水泥工工具的泥板在壓著幾塊餅,爐子前方,則斜靠著一塊手寫的木牌子,上麵幾個油漆大字:南宋蔥包燴。
林悅立刻就改主意了:“爸爸,我要吃這個。”蔥包燴可是杭城有名的小吃啊,又美味又實惠,可惜後來越來越不好找了,聽老杭城說,味道也沒有以前正宗了。
“好,那就來兩份。”林丙清寵溺地任由女兒選擇。
“要加燒鵝不?”老奶奶笑眯眯地問。
林丙清愣了愣:“燒鵝?”這好像太貴了吧?
林悅一看父親的表情就明白了,笑著說了聲“要”,然後才跟父親解釋:“老奶奶說的是素燒鵝呢,不
是真的鵝肉。”
林丙清不好意思的哦了一聲。
老奶奶又問:“要配粉絲湯咩?”
“要。”林悅拉著父親在唯一空的一張小桌子旁坐下。桌子很小也很矮,搭配的是兩張吱吱呀呀的竹椅子,要是坐四個人的話,隻怕彼此的手肘都要碰到了,簡陋的很。
此時正有兩個騎車自行車的工人在等候,一人裝了兩個餅後,便一手拿著紙袋子,一手一擺正車頭,輕輕鬆鬆地就騎走了。
看到這一幕,林悅的心裡再次泛起了衝動,很想買台照相機把這古老的杭城的點點滴滴都拍下來,尤其是此時的西湖,和那些民國時期的建築,還有自己的家鄉也一樣,以後回頭看,那可都是十分珍貴的記憶。
不過,現在的照相機還是奢侈品吧?在她還沒掙更多的錢之前,也不好意思讓爸爸買。
林悅有點遺憾,隨即又打起精神來,既然錢不夠,那就掙錢唄,要是連個照相機也買不起,那不是白回來一世了?
吃了一頓暖暖的飽飯後,林悅便帶著父親,一邊從
巷子裡拐到延安路上,一邊跟人打聽龍翔服裝市場,結果結果每個人都是一臉茫然,還反問她幾時有這個服裝市場的。
林悅很是黑線,又問四季青服裝市場,依然是同樣的結果。
她先前的不好預感果然成真了,這個年代,兩個市場居然都還沒有成立。
他們,來的太早了。
父女倆站在延安路邊,看著漸漸多起來的行人,不由地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