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練,林悅便幾乎不間斷地練了兩個多小時的大字,後又跟著背了半個多小時的弟子規,林培軍才終於來叫她了:“寵仔,要開始拜太公了。”
“那五爺爺我先回去了,等下祭完祖我再來請你。”林悅寫完最後一個字,蹦跳著跟林培軍先回家了。
回到家裡,桌椅都擺整齊了,桌上的菜也擺整齊了。
一條代表著年年有餘的紅燒鯽魚擺正中,前後是一盤印著大紅福字的烏縣饅頭和一盤紅餜,圍繞著這三盤的是一圈白切豬肉、白切雞肉、白切鴨肉、煎的金黃金黃的豆腐塊,還有煮的爛爛的紅燒肉,幾乎全是大葷的菜。
桌子的東西兩邊長凳,桌上各擺著三副杯筷,北邊的兩張高椅,前麵則是兩副杯筷。桌子的最
前頭,和昨日一樣都換了一對全新的大紅蠟燭,放著香爐。
在祭祖期間,所有的人都是不能碰到桌椅的,以免影響請來的祖宗們享用,所以林悅繞過桌子時必須十分地小心。
“小妹快來看,鍋底迎龍燈了。”林培國趕緊打招呼,讓林悅和他一起坐到灶口去。
“啊,真的?”林悅趕緊湊到火灶口,果然見烏黑的鍋底上一點點粟米粒般大小的火星在閃耀,還特彆有規律地排成一長條,足足繞了半個鍋底,林悅頓時驚喜地叫了起來,“哎呀,這可不常見,絕對是個好兆頭啊!”
“可不是,明年一定會越來越好。”朱翠雲滿臉燦爛笑容,顯然是真的極為相信這是個吉兆。
林丙清笑著:“一家人都到齊了,那我就開始了。”
說著,神情便變的很莊重,點上蠟燭,再點香去門外口中念念有詞,誠懇地請祖宗們來過年。
祖先們請來了,就開始上酒,第一次,先在杯裡倒上三分之一,過一小會,再倒三分之一,等到第三次才能加滿,代表著酒過三巡。
靜候一會後,再上兩碗大白米飯,並在桌前的地麵上依情況分幾堆燒紙。
一堆是爺爺的,一堆是外公外婆的,還有一堆就是太公太婆太太公太太婆一起的。開始的時候,先將幾張黃表紙鬆鬆地捏成一團,再一張張地攤開覆蓋上一層黃表紙,然後把早就疊成的錫箔做的元寶和金杯放在上麵,再用黃表紙蓋上,要蓋的一點錫紙都看不到,取意藏財之意,免得被其他的孤魂野鬼搶走。
這個工作記憶裡基本上是林悅和大哥還有爸爸三個人一起做的,算起來也是需要一點技術的,因為堆的好,燃燒的就快,堆不好,空氣進入慢,燒的就慢,都堆整齊了,然後取一張黃表紙在蠟燭上接了火,再用黃表紙去點這幾堆極品,一邊點火一邊自報家門,告訴祖先是誰誰誰在祭拜
他們。
燒紙過程中,一家人都要過來拜三拜,口中念著些類似祖宗保佑家人健康平安發財,小孩子讀書成績好,考大學之類的詞。在這種時候,大人往往神情十分認真肅穆,小孩子就比較敷衍了,眼睛嘴角地都憋著笑意,隻是不敢真笑出聲來,免得被大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