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安王顯蹤跡(1 / 2)

幾年前柳姒送裴簡的那副靉靆,是由她府中最好的水晶打磨而成,雖也價值不菲,但對於如今的她來說:卻是不屑一顧。

畢竟如今的她與曾經的她,不可同日而語。

這些年裴簡一直戴著她送的那副靉靆,未曾換過。

柳姒便又命人選了塊極品水晶,打了副靉靆,挑了日子,在散朝後送給他。

好巧不巧,正被甘露殿的宮人撞見,傳揚到了柳承明耳中。

是以他方才曉得,原來裴簡常戴的靉靆,是她送的!

這可把柳承明氣得不輕。

於是找了個借口,準備將裴簡貶出上京。

柳姒又如何會同意?

聽說許久不踏足甘露殿的宸安長公主,在當日進了宮,與聖人大吵一架。

吵到最後,互相各退一步。

柳姒同意讓裴簡出京,但不能是被貶黜出京。

柳承明的目的隻在於將其趕到柳姒瞧不見的地方,於是欣然同意。

最終,考功郎中裴簡被外放為邛州刺史,三日後南下赴任。

上任的速度如此之快,背後沒有柳承明的意思,打死柳姒也不信。

處理完裴簡的事後,曹守的書信也再次從邛州傳回。

安王柳賀,又一次在邛州大邑縣現身!

-

三日後,裴簡啟程前往邛州,柳姒立刻去了趟弘慈寺,向汝空道明來意。

言道:他父親之死,已有了眉目。隻是需要他離寺,親自去調查一趟。

胡父之死在汝空心中,一直是一個心結。

聽了柳姒的話,他沒有猶豫立刻同意。

而等裴簡那頭正式上任,成為邛州刺史。柳姒便當著眾朝臣的麵,將安王曾通敵叛國的罪證拿出。

並自請前往邛州,剿滅國賊。

這罪證,除了之前在靈山收集到的那一封密信外,還有三年前突厥使者進京朝貢時,張環吟交於她的證據。

張環吟作為一個在柳賀手下待了二十幾年的突厥公主,手中肯定有關他與突厥來往之物。

所以此次安王叛國,證據確鑿。

柳姒也終於有機會,將這個隱患徹底鏟除。

這三年聖人漸漸懶怠,幾乎將軍政大事全權交予柳姒,一點不複登基前的勤勉。

如中書令徐鴻這樣的重臣,對此頗有微詞,卻又無可奈何。

而今柳姒自請剿滅國賊,那就是知會你一聲,管你聖人同不同意,她都會去。

她將用得上的心腹帶上,準備出發。

隻是臨走前,有兩個讓她意想不到的人,也請求與她一起出發。

一個是年雪。

她因為臉上的傷疤,長久待在供奉喬珠的院中,從不出府。

這次她出言要與柳姒同行,很是令人意外。

問其原因,隻道:她想起一樁舊事,必須解決,不然終身難安。

柳姒沒有再細問,答應了她。

另外一人,是柳承安。

柳姒以為他如今做了父親,還是孩子心性,是以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