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戰無不勝(2 / 2)

聖人就這麼幾子,總有一個最後能登基稱帝,隻要他做得隱秘些,不讓他們各自發現就是。

所以桓王在幫太子的同時,又討好賢王他們,明麵上也依舊效忠聖人。

可惜,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這般左右逢源,終要露出破綻。

而桓王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最終都在看見柳愷殘缺的右臂後,土崩瓦解。

如今他什麼也不求,隻求柳愷能活下一命就好。

他抬首,眼中帶著祈求:“此事是我所為,但與愷兒無關,還望公主念在昔日的情分上,能保下他一條性命。”

柳姒聽後,深深歎了口氣。

彎腰將桓王扶起,她道:“父母愛子,人之常情。六娘如今隻求堂叔能看清局勢才好。”

“方才來府衙的路上,想必堂叔也瞧見百姓對賢王的態度了吧。”

桓王點點頭。

這城中百姓對賢王,無一不是敬服。

想罷,他猛然一頓。

接著就聽柳姒一字一句,將野心與傲氣毫不掩飾地展現出來:“民心所向,天命所歸。太子心狠手辣,全不顧手足之情,並非明君之選;

可賢王仁善,愛民如子。

堂叔若能明辨是非,方知誰才是真正的可隨之君。”

-

自突厥慌亂撤軍後,大齊開始迅速發起反擊。

一個月內,先後奪下了突厥數座城池,所到之處戰無不勝;特彆是軍中一名曰火神營的小隊,製出的火藥令敵人聞之色變。

突厥軍心渙散,幾乎是一聽齊軍名號,便繳械投降。

終於在九月中旬,突厥可汗奉上降書,願割讓數座城池,欲以求和,俯首稱臣。

自此,這場維持了兩個多月的戰爭,就此結束。

-

宣威城外,白亭海邊,魂幡飄蕩。

深秋之末,宣威已開始下起小雪,一眼望去,蒼茫一片。

無數錢紙撒進白亭海中,哭聲陣陣。

柳承明站在高台之上,一身素衣,低念祭文。

亡去的將士魂魄儘歸白亭海,宣威的百姓站在岸邊,思念著戰死的親人與朋友。

突厥俘虜被押在岸邊,以作人牲;利刀鍘過,潔白的河水被染成淺紅。

羅刹寺僧人盤腿坐在岸邊,念誦經文。

一個肥頭大耳的官員被帶到百姓前,神色惶恐。

柳姒拿起祭祀過的長劍,走到那官員身側。

對著下頭不明所以的百姓道:“朝廷每年都會下發撫恤銀,用以安撫退伍將士及其親眷。

我初至宣威,卻聞那銀兩不見蹤跡,曾經保家衛國的英雄,晚景淒涼到要靠乞食為生。

索性一查,才發現銀兩都落到了此人腰包之中。

將士們忍饑挨餓,他卻胖如豚物,實在該殺!”

明白了前因後果,百姓們憤聲道:“殺了這狗官!”

柳姒冷眼看著那跪地求饒的官員:“今日我便將你當眾斬殺,以祭故去的將士們在天之靈。”

話音落下,官員身首分離,百姓拊掌叫好。

突厥可汗的降書已傳回上京,柳姒即將啟程回京。

臨行前,她親自去了城內每位將士的家中慰問,關心那些年老病殘,無人照料的老兵。

這些,都是莊彆辛從前從未做過的事。

看著這樣一位體貼民生的公主,百姓們方才明白她是真的配得上“鎮國”二字。

她所立處,民心向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