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老相識(2 / 2)

可現在呢?

人家在這片子裡雖然是配角,當楊大姐清楚,人家在外邊的不少戲中,那可都是主角!

兩相對比,這位楊大姐頓覺得自己這些年好似是白混了。

不過她也並未多有哀傷。

人長得精神,當年在劇組時就挺會來事的,那時她便知道,張遠肯定不會一直是特約。

隻不過和其他人一般,她完全沒想到,對方進步速度會如此之快。

與其餘人不同,相對與張遠較熟悉的這三位女演員互相看了看,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容易!

多少演員,在成名後都極力想擺脫當年自己的出道史,甚至不少人會編造假曆史,就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

尤其是偶像派演員,最愛塑造虛假成名史,以此來洗白自己的出身。

生怕讓人知道自己在“泥堆”裡摸爬滾打的日子,不惜學曆,履曆造假,以此來營造某種“天生巨星”的假象。

她們三位可見過太多了,不少演員成名後,見到老朋友,老鄉全都假裝不認得。

而剛才,看那樣子,若是張遠不主動提起,對方應該也不會與之相認,聊到之前的事。

“他倒是完全不在乎。”

“對人也挺和善。”袁荃心想道:“算得上真誠的。”

楊雪也覺得他這樣不錯,乾過群演就乾過群演嘛,何必躲躲藏藏的。

落落大方的說出來,大家反倒覺得他更厲害了。

範爺則更不同了。

與這兩位一個中戲,一個北影,還都是各自學校明星班出身的演員不同。

範氷氷畢業的謝晉影視學院,與這兩位的本科不同,她的學曆其實隻有中專。

當年她也考過北電,可惜落榜了。

那年同場考試的還有海清,海媽媽見到16歲的範氷氷後,對自己女兒說。

“那個女孩特彆漂亮,她要是進去了,你就完了。”

那時的她還帶著嬰兒肥和鄉村紅呢,就能把彆的考生和家長嚇成那樣。

可見其天生麗質。

不過,當年的監考老師齊士龍對學生的要求是男生不要帥的,要有特點的。

女生要漂亮的,但要有明顯缺點的。

因為這位覺得,女生太漂亮,會過分關注自己的外表,觀眾也會過度關注外表,北電是表演學校,得以表演為主。

再加上年齡太小,那時還是真範小胖,專業能力也不行,便被淘汰了。

但按照這位淘汰她的老師標準,不是更說明她的長相漂亮到沒有缺點嘛?

也正因為她的出身不行,所以更對張遠的行為覺得認同。

年輕一輩的演員中,她與張遠兩人的學曆基本是最低的,隻能靠作品,人脈來往上爬。

張遠能正視自己出道時的困難,沒有裝作不認識彆人,讓她很欣賞。

晚間休息時間差不多到點,大家便散去了。

楊雪晚上沒戲,這位老姐喜歡一個人呆著,早早就回酒店背第二天的台詞,研究劇本去了。

張遠閒的無聊,便在劇組晃悠著。

來到一處涼亭附近,見到兩道人影在哪兒有說有笑。

“哎,要不是曲藝沒飯吃,我也不會來演戲啊。”

“其實我也一樣,學了那麼多年,結果還得靠表演吃飯。”

走進一瞧,是飾演父女倆的袁荃與王雙利兩人正在聊天對戲。

“二位聊著呢。”張遠湊上前去。

“你來啦。”

曲藝本就沒落了,這倆一聊天發現對方都是業內人士,立馬親近了許多。

袁荃從11歲開始學習京劇,足足乾了七年,雖然已經轉型演員,但對曲藝的現狀還是覺得惋惜的。

張雙利則是票友改行,學過京劇,評劇,還在帝都曲藝團說過相聲,最後相聲隊解散,他才來到劇組混飯吃,和謙哥進入影視圈的曆程基本類似。

“你也練過曲藝?”聊天後,張雙利意外的問道。

“相聲,評書,京劇,都會點。”張遠開口道。

二人聽完這話,皆是微微搖頭。

這話太大了!

曲藝也有專精,這三樣各不相同,尤其是京劇,與相聲是兩門功夫。

雖然張雙利自己就會好幾門,但他已經五十多了,說這話有人信。

張遠才二十出頭,他們自然是不信的。

張遠見兩人皆露出了魯豫同款“真的嗎,我不信”表情,便也懶得爭辯。

他索性擺出架勢來。

原本並攏站立的雙腳呈八字展開。

挺胸,立腰,腳跟並攏,雙目向前平視。

“啊!”

他尚未移動,隻是擺出了架勢,便讓張雙利眼前一亮。

隨後,他抬腿向前。

先邁左腿,屈膝上抬,緩緩崩直。

隨後腳趾向後勾去,將腳後跟用力向前蹬去。

與此同時,腳麵向側方微微斜去十五度,保持站立時的八字形,同時腳底的鞋麵向前,讓人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步法叫亮靴底。

雙腿以此往複,張遠在涼亭內走了一整圈。

“好!”袁荃雙目本就比常人更亮,此時更是光芒閃耀,欣喜無比。

“標準,太標準了。”

張雙利也誇讚道。

待他停下,袁荃目光灼灼的看向他:“你練得是武生?”

準確來說,是薅的是武生。

早前《功夫》中飾演油炸鬼的董誌化可是華夏知名大武生!

他的動作能不標準嗎。

“我就是隨便玩玩的。”

“嗯。”袁荃搖搖頭:“我看你不像是票友。”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袁荃可是真行家。

並且與同學十多年的曾梨不同。

曾黎學的是程派大青衣,身段少,講究的是端莊大氣。

而她練的是梅派花衫。

簡單來說,花衫這行當是結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特點,屬於是花旦和青衣的融合物。

這行得能靜,能動,還得能打。

曾黎在曲藝行屬於超級大骨架子,身高超過一米七,讓她來打戲體現不出女性的柔美靈巧。

所以讓她練大青衣剛好,動作小且穩重。

所以大梨子的儀態非常端莊,且唱工很好。

而袁荃身段更佳,眼神,台步都很靈活,甩袖,舞劍,下腰,她樣樣都行,更顯活潑。

所以袁老師早期的影視作品中,她的人物也大多是輕盈靈動的類型。

“擇日不如撞日。”張遠笑著開口。

“既然大家都是同好,有興致正濃,不如就來一段吧。”

“好啊!”張雙利拍巴掌表示同意。

“行啊。”袁荃也沒想到,自己來到新劇組的第一天,便遇到了戲曲同胞,也很高興。

甚至比拍戲工作都高興。

“來哪段?”張雙利問道。

“要不,就《霸王彆姬》吧!”張遠看了眼袁荃,隨後提議道。

聽到這四個大字,袁荃眼神輕鬆,隨後含笑頷首。

因為這段對她來說,有些特殊意義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