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涼亭中,張遠邁著四方步,雙手托起胸前並不存在的長髯,一抖一甩。
而一旁的袁荃老師則雙手比著蘭花指,在旁做著身段。
優美,靈動,就連表情都隨著這段《霸王彆姬》中名段垓下歌而逐顯淒苦。
她的雙目原本就很亮,現在更是亮中帶柔,好似要滲出淚水來。
而有點電燈泡嫌疑的張雙利老師,則在旁用肉嗓子學著胡琴,給兩人拉過門。
要說演虞姬,誰演的最好?
戲迷自然是眾說紛紜,但其中,必有梅蘭芳梅先生的虞姬。
而袁荃學的正是梅派。
京劇這門藝術,天賦是一方麵,訓練是一方麵。
雖然在學校專業學了七年京劇,但與那些能上台賣票,獨立撐場的演員相比,袁荃還是稍差些的。
無論是天賦,還是訓練,她都有所欠缺。
先說訓練,自打進入中戲後到現在,已有八載。
這八年間,她脫離了專業訓練。
傳統曲藝有個說法,叫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
所以袁荃現在的身段的確秀美,但達不到專業演員那般柔韌順暢。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
張遠唱到此處時,按照傳統規矩,抓起了袁荃的手腕,輕輕的往身前一帶。
同時袁老師微微屈膝,低下身子,而他則居高臨下。
兩人一仰頭,一低頭,四目交錯,直直對視。
張遠搖頭晃腦,袁荃單手打顫。
“奈若何!!!”
唱完這句,兩人扶肩,抱在了一塊。
“謔,到底是專業的。”
張遠感歎道,因為此時與之搭肩響擁時,他發現袁荃的肩膀在微微顫抖著。
按照劇情,這會兒虞姬是該哭了。
但哭的動作細節這麼真的,不多見。
“好!!!”
老票友張雙利老師玩了命的拍巴掌啊。
“太好了!”
“後生可畏啊!”
“袁老師真專業。”
“但最讓我意外的還是張遠,你竟然能唱下來。”
“你這嗓子可以啊。”
“過獎,過獎。”張遠麵色有些古怪的將手掌從袁荃的肩膀上輕輕抬起。
隨後,袁荃老師也抬起身子,而她的眼眶中,真的浮現出了兩汪要落未落的清泉。
“袁老師……”
“沒事,好久不唱了。”袁荃擁手背擦了擦眼角,笑著回道。
《霸王彆姬》。
這段是她最擅長的,同時也是最難忘的。
那年,剛剛進入戲校的袁荃才11歲,每天下腰,掰腿,吊嗓子。
之前提過,她的腿特彆長,所以掰腿比一般人困難許多。
要不說能成事的都是狠人呢。
這位愣是把腳掰變形了,才終於達成目標。
但腿功還隻是她的問題之一。
袁荃之所以會轉型演員,與曾梨一樣,在戲曲界中長得遠比一般演員好看,能謀個更好的出路,的確是理由之一。
其次,她的天生嗓音條件一般。
不夠脆,不夠亮,氣息也不夠平穩。
剛才兩人遊戲似的合唱時,張遠便發現了她的這一缺點。
嗓音條件一般,終究是成不了大角的。
轉型後,她反而在話劇,電視劇,電影界都成了大咖。
揚長避短,這位便是範例。
也因為嗓音條件一般,在進入戲曲學校後不久,這位便陷入了迷茫之中。
她覺得,自己好似樣樣都不行。
掰腿不行,嗓音不行,身段也不行,學誰都學不到精髓。
甚至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隻能通過與家人不斷寫信交流,消解壓力和苦悶。
就這麼學習了幾年後,再一次表演中,她飾演虞姬,唱的便是這出《霸王彆姬》。
愛人相彆,悲情自刎,人間慘劇……
和現在一樣,當年的她在演到兩人相擁之時,竟然差點潸然淚下。
十幾歲的她頭一回與角色心靈相通。
她理解了虞姬。
她也找到了唱戲的意義。
這種頓悟,一般人一輩子可能都難以擁有,而人家十幾歲便開竅了,這就叫天才。
所以這段對她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張遠剛才提出唱這段的時候,她心中便有些說不出的滋味。
如今見張遠真的與自己一塊唱下來了,更是感觸頗多。
“這個小老弟還挺不錯的。”
“年紀輕輕,長得好看,卻願意學戲的,實在是不多見。”
“嗬,就連我不都改行了嘛。”
“哎呀,哎呀,沒想到啊沒想到,能在劇組遇到你們二位知己。”張雙利老師亦是感歎道。
“再來再來,還沒過癮呢。”
在大叔的提議下,多年未唱的袁荃也有點犯癮,便雙目閃著亮光,問向他。
“再來?”
“行!”
反正也沒啥事,白天演戲儘坐缸裡了,一動不動的,整好活動活動身子。
接著唱。
唱到虞姬要自刎於君前之前,虞姬有段耍雙劍的戲。
袁荃老師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憑空虛使著。
張遠在旁看著她雙臂揮舞的動作,微微緊了緊眉頭。
“呀~~”動作來到最後,虞姬有一個交叉雙劍,向後下腰的身段。
袁老師一擰身,這就要往下去。
可能也是許久沒唱戲,真激動了。
她忘了,自己已經多年沒下腰訓練,這會兒才下到一半,她便失去平衡,這就要往後甩去。
這檔口,她還未來得及喊叫,便覺得有一隻大手托住了她的後背。
隨後,那隻手掌一發力,她便如一片被風吹動的枯葉般,神奇的恢複成了站立狀態。
“你……多謝。”袁荃沒想到,張遠不光反應快,力量還大的驚人。
關鍵他托自己這一下,明明用了很大的力氣,卻不覺得疼痛不適。
好似他的發力技巧與眾不同,不像是京劇用的。
【收到來自袁荃的感謝,戲曲功底+1!】
“怎麼了?”
袁荃剛站直身子,卻見到張遠愁眉不展,便問道。
“你的左邊肩膀,好像有傷。”
“傷的不輕。”
“而且傷還沒完全好。”
袁荃愣了愣。
他說的一點沒錯……她心中如此想到。
張遠是怎麼發現的呢?
首先,一開始他便看到,袁荃有點高低肩。
但他想著,女生都背單肩包,而且不少是背在左肩的,兩邊肩頭有高低也正常,可能是習慣了。
但剛才唱戲時兩人扶肩相擁那會兒,他的手掌搭在了對方的左肩上,便覺得袁老師的肩膀摸著不光僵硬,形狀還有些奇怪。
後來那個下腰的動作便更明顯了,左半邊身體的平衡性顯然更差!
由此,他便判斷出了這個情況。
袁荃點點頭,表示他說的沒錯。
一年前。
在排練話劇《趙氏孤兒》的時候,她邊背題詞邊在台上走位踩點。
結果注意力都在劇本上,沒注意腳下,直接從數米高的舞台上墜落。
左肩著地!
鎖骨粉碎性骨折,整個左邊肩膀當場就塌陷了下去,直接用救護車拉到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