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他在拍戲,《仙劍》能提前半個月開啟試鏡。
劇組跟著演員調整,這事不算罕見。
尤其是對象實力足夠,如劉德華,陳道明這種頂級演員。
可張遠才出道多久!
那也沒辦法,隻得跟著他的檔期來。
所以蔡老板心中無奈,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得找機會把他拉到自己手下!”
每次因為張遠而煩惱時,蔡老板都會如此想到。
與蔡老板聊完,張遠又聯係了另一位影視圈大佬,張大胡子。
對方倒是非常直接,通知他來年年初《天龍八部》要上星播出,作為主演之一,他需要配合宣傳,可能會上些綜藝節目和采訪。
老張壓根沒提報酬的事,明顯打算白嫖。
可上節目不光能混個臉熟,還能結識更多人脈,百利無一害,他自然答應下來。
手機打的發燙,可來不及休息,又給許久未聯係的郭德罡打了過去。
他最近對德遠社的關注不多,剛好了解近況。
“最近生意不錯。”
詢問後,郭老師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言語間透露著欣喜:“上座率在平均六成左右,周末能到八成甚至更高。”
這上座率,郭老師以前想都不敢想,這半年來,廣德樓不光一改之前月月賠錢的慘淡情況,還開始有了大筆進項。
現在每月的收益在十萬左右,去掉房租,工資,損耗,淨利潤能有四五萬!
並且現在上座率和收益還在爬坡階段,以後會更高。
而利潤的其中一半,屬於張遠!
他算了算,要不了一兩年,光靠德遠社和餐飲公司的收益,他即便不拍戲也能輕鬆年入百萬。
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張遠明白,郭德罡會找自己,肯定不是唱喜歌,報賬的。
“郭老師,最近劇場還太平嗎?”他問了句。
對麵立馬傳來了嘬牙花子的聲音,嘶嘶的抽著冷氣,聽著讓人心煩。
“哎!”隨後,郭老師重重的歎了口氣。
“您應該知道一句話,叫做文人相輕,藝人相賤。”
“對,還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張遠回道。
“是這麼個理兒。”郭老師接話:“自從你幫忙擺平了那幫流氓後,硬茬子是沒了,可軟刀子卻一點不少。”
說到底,其實是這行當不景氣。
可越不景氣越內卷,畢竟客戶數量少,你這兒多兩個,我這兒便要少兩個。
相聲行人均人精,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
與其提升自己,不如謔謔彆人!
後世大學生若要有這覺悟,至於上班時那麼痛苦?
張遠與藏胖子和解,帝都演出圈的刺頭算是平了。
可眼見著德遠社生意越來越好,自己卻依舊門可羅雀,人家急啊!
那麼便好辦了。
找人騷擾不成,我們可以通過官方渠道啊!
舉報這事,自古有之。
在古代,民告官要先挨二十大板,誣告要挨四十大板。
可法治社會救了這幫說相聲的,現在不用挨板子啦!
沒問題?
沒問題也可以找問題嘛。
就比如傳統貫口《報菜名》,也叫《菜單子》或者《滿漢全席》。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鹵煮鹹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兒,晾肉,香腸,什錦蘇盤……
這可是傳統老段子了,按照說相聲的玩笑話,打有猴那年就有這段。
可人家多刁鑽呢。
楞說這段宣揚食用野生保護動物。
這大帽子扣下來誰受得了。
當然,上頭也不傻,壓根沒答理。
可癩蛤蟆趴腳麵,不咬人它惡心人啊!
況且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萬一哪天真搞出是來……
“哦……”張遠心中了然。
其實受到騷擾隻是表象,問題真正的內核所在,是郭德罡這個主事人在相聲行業內沒有過硬的背景。
一大幫鬼精鬼精的家夥坐一塊,你師傅是誰誰誰,我師傅是誰誰誰。
單說到郭德罡這邊,沒有名師做支撐,而且就你賺的多,不弄你弄誰?
再加上郭老師這人心眼窄。
這倒不是諷刺和批評他,心眼大小這事,基本是天生的。
餘謙就剛好屬於天生心眼巨大的那種,兩人完全相反,剛好互補。
他本就容易記仇,愛和人抬杠拌嘴,凡事好計較。
如此一來,更讓彆人有了找他麻煩的理由。
“之後要想辦法在相聲行內找顆擎天大樹當靠山。”張遠心知肚明,這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法子。
不過遠水救不了近火,影響小劇場生意,就是影響他賺錢,這事不能忍。
“我知道了,我來想辦法。”
在郭老師的焦急等待中,張遠放下來手機,冷靜思考。
“現在當務之急,得找個‘門神’,來把這幫紅眼病嚇走。”
“可上哪兒去找‘門神’呢……”
“還不能是一般人,得夠身份,夠地位。”
“石富寬先生倒是夠,還和謙哥關係好。”
“但人家工作忙,況且有編製,未必肯屈尊。”
張遠想來想去,一拍腦門:“我傻了!”
“為啥非要在相聲行裡找呢。”
“跳出行外,還有其他高人呢。”
張遠拿出手機,找到一個號碼後,輕笑著撥了出去,隨後熱情開麥。
“喂,袁先生,您最近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