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2 / 2)

他前腳剛走,後腳縣衙外又來了一隊車馬。我還以為是信使出了什麼問題,或者老韓回來繼續找我嘮嗑,滿不在乎地拿了個板凳在縣衙院子裡坐著跟仵作聊天。

仵作是個中年人,身材杆瘦,單邊臉頰有一塊胎記,說話時喜歡壓低嗓門營造那種陰惻惻的語調。他和我談起一樁奇案:“六公主有所不知,幾年前咱河西出過一位通曉古今的少年天師。”

我本來半靠著身後的柱子犯困,聽到這句話慢悠悠坐直了,困意也褪去。

四國之內都有天師府,或者禪宗觀廟。這與原著設定的架空時代有關,憑我閱讀過的文字描述來看,這些道觀、廟宇,仙姑卦算未必有多靈驗,基本上隻是起一個推進劇情的作用。

譬如太史令觀星說女主不吉,其他人遂囚禁女主在寒山塔抄送佛經。主打的就是一個推進男女主人公獨處的機會。

沒想到這種背景板機構,還能進支線劇情?

“約有五六年前吧。河西還未建得這樣擴大,城郭外有一個鎮子,兩個村落。那時河西城、鎮、村還分得很開,彼此間有半日腳程,最南邊村子名叫蕎葉村,那裡想報官,隻能走到現在的城郭內,也就是咱縣衙。”

“有天上午我正在吃一枚包子,這包子是從隔壁李寡婦家買來的,其實她家的包子不好吃,不如胖三娘家和麵蓬鬆,但她當時每天早上放籠屜的時候老抽身拿眼睛瞧咱衙門上的捕頭。捕頭以為是看上他了,天天去買李寡婦的包子。噢,說遠了……”

那天縣裡來了一大群人,仵作正在吃包子時,門外來了烏泱泱一群人叫嚷:“我們要報官。”

捕快出門一看,蕎葉村一共十八戶人家,現在就來了近一半。三家人和另外六家吵得不可開交,還死了一個人,原來是為著爭一塊石頭。

我第一反應是,啊?這都要報案?隨後明白了:“那石頭是玉做的?”

仵作故意賣關子笑了笑。

“那就是蜜蠟?金礦?再不濟也得是個瑪瑙之類的。”我絞儘腦汁。

仵作搖頭:“那不是人間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天外之隕石。”

當年河西遭過天降異象,不過事發地點是在城外山上,按說此事不僅該啟稟聖上還理應由刺史在年末彙報時帶上那仙石一起入宮的,可山裡尋物猶如海底撈針,為免勞民傷財,刺史便決定隻上奏罷了。

誰也沒成想一場暴雨發了山洪,剛好把那隕石衝到蕎葉村。

“公主,您見過隕石嗎?”

這一問把我問羞愧了,某些方麵我確實不如古人,如實道:“從未親眼見過。倒是聽說了許多。”

仵作咋舌:“那天我跟著去了現場,因為幾家人打架還鬨出了人命。驗屍的時候恰好就在隕石旁邊。這流星帶下來的石頭跟想象中就是不一樣,是個鐵的。”

我點點頭以示理解,太空鐵礦嘛。科學很好解釋,隕石穿過大氣層時會和空氣摩擦產生極其高密度的熱量,這也是為何流星總是閃閃發光的,它在自燃,故而最後落在地麵的都是燒剩下的精華。像一些雜誌啦、易燃元素啦,早就在下落過程中被燒沒了。

“這隕石落入蕎葉村後,村裡人起初倒也沒什麼變化,照舊各顧各的生活。但是畢竟石頭是鐵的,天涼時節又散發陣陣熱氣,幾家都搶著拿它曬穀子,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