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1 / 2)

《猜猜係統崩潰之後誰先倒黴》全本免費閱讀

我在河西駐留數日,天氣由暖轉涼,雨季如期而至,秋老虎被如麻的密集雨腳淋得不見蹤跡。

一大早,老韓來縣衙串門,順便和我彙報明年的耕種計劃。

他懷中背了一個小布挎包,像抱小孩一樣小心翼翼護著,說話的同時慢慢解開包,從裡麵捧出兩個圓溜溜的小瓜,青白透亮,放在桌台上打著滾兒。

我定睛看了一會兒,才發現那是兩個可憐的小香瓜。這個時代的水果種類不多,也沒有人工培育篩選過品種,香瓜個頭不大,和印象裡城市果蔬速遞買到的瓜相去甚遠。

不過有的吃就不錯了,我和長穗一人一個啃著果子,聽老韓悉數高粱產業不景氣:“公主,這高粱不能大片種半個河西,沒什麼用。江北有釀酒的廠子,咱河西沒,除了鎮上兩家小酒肆私釀幾十壇捎帶著賣些。剩下的高粱穀子恐怕隻能折價讓江北幾個縣和皇商收了。”

我恨鐵不成鋼:“彆收。”那高粱不是用來釀酒的,是我用來提純酒精的重要軍事戰備。

老韓很不服,覺得我不懂種地。他現在徹底融入了種地基層,他將京中的夫人女兒全都接到了河西鄉下,還買了一處宅子,宅邊種了五棵棗樹。

其實自他被我調任河西巡撫以來,官職嚴格上說是不降反增的。他原來是從五品言官,中央最沒有存在感的那種負責整理批文的小秘書,現在則是地方從四品,隻是不能回京。

俸祿比原先多,但老韓每日裡還是醉心種地。在院子裡建了一個穀倉,每日爬上爬下收拾那幾個破竹筐裡的五穀雜糧。樂嗬嗬自稱“莫說為五鬥米折腰,一顆米也值得彎腰撿拾”。

我很欣慰,他這是官僚階級改造的成功案例,但我這一波在大氣層:“解釋不清楚,反正你等著看就知道了。”

這半天的功夫裡,外麵淅淅瀝瀝的小雨沒斷過,老韓看了一眼天,擺手告辭:“殿下,我再去穀堆場看看遮雨篷子蓋得嚴實不嚴實。”

“去吧。”

送走老韓,我被剛才一番言論激發得靈光乍現,坐回書桌前提筆行雲,寫下新一卷的標題《俏皇子被困圍穀場,霸鄉紳雨夜勤鬆土》。

我寫完將所有存稿整理到一起,熟練地封冊,加秘印,差遣信使送回京郊的書商那裡,還特意囑咐:“送完書稿之後就領錢,轉身就走。絕不許多聽老板說半個字,絕不許穿朝中服製去辦此事。”

我寫文章一事至今都是地下行為,就連長穗都避著。要是讓人知道這書是我寫的,恐怕我的社死程度不亞於二皇子。

人的大腦有細節自動修複機製,我越是躲躲藏藏,信使愈發地以為此卷乃朝廷機密,嚴格照辦,當夜就表示他要啟程回京,怎麼勸都沒用。

他還神秘兮兮問我:“殿下,哪家書商?可有什麼接頭的憑證?”

我一愣,隨後大手一揮:“哪家都行。”

他困惑歪頭百思不得其解,但本著主子的事情少打聽的原則,還是乖乖照做了。

於是,信使一堂堂地方命官,從河西官家驛站調取一匹百裡加急的快馬,用押送科舉鄉試密題的配置連送本人的筆墨去了。

總感覺他誤會得有些遠,但無傷大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